第三卷 东京梦华 第二折 凤游四海求其凰(上)(第3/5页)

三夫人赵纯是卫清樱的亲娘,听卫五的小厮形容得如此骇人,已然脸色发白,卫千城这么一说,她心中的火更是蹭蹭地往上冒,掌心的两枚象牙骰子都被她捏变了形,怒道:“老爷说得好轻巧,你怎么不去纳一个黑似夜叉、身高丈八的蛮婆来家里?”

卫千城笑道:“我倒想呢,只怕三位夫人不许。阿纯哪,儿孙自有儿孙福,实在不必我们操心。况且阿九的眼界一向高,她看上的人能差到哪儿去?”

赵纯沉着脸,恨恨道:“正是,阿九眼界高,我这当娘的眼界却低,以致今日心生悔意,却徒呼奈何。”

这一局赢了赵纯的二夫人禁不住抿嘴而笑,又徐徐收住笑意,伸手拨乱了双陆盘上的锥形棋。

旁边观局的大夫人是赵纯的堂姐,拍着她的手安慰道:“阿纯莫急,兴许老五的小厮传错话了。”又横了卫千城一眼,“老爷就别在这儿添堵了。”

正说着,又有小厮飞奔来报:“九姑娘和新……进府了。”这小厮倒机灵,见势不妙,立即咽下关于“新姑爷”的话头,哈着腰站到旁边。赵纯即道:“好,你来说说,跟阿九一路的是什么人?到底什么模样?”

这小厮哪里敢再触三夫人的霉头,吞吞吐吐地道:“呃,小的也没看清。”他悄悄抬头窥视赵纯的脸色,恰见到萧卫二人穿过园门,忙道:“九姑娘和那位来了。”

亭中诸人齐齐回头,只见亮堂堂的太阳底下,一名伟岸男子伴着卫清樱而来,龙行虎步,视瞻不凡,连阅人无数的卫千城也暗自喝彩。赵纯却倒抽一口冷气,这男子虽不像小厮们形容的漆黑丑怪,然而他的深褐之肤、髡顶之发、左衽之衣和耳下之环,在在昭示着他来自没有开化的蛮族,她实在不喜。

卫清樱拉着萧铁骊与父母见礼,落落大方地介绍:“我与萧君在夏国已订下婚姻之约,他这次随我来东京,一是拜会爹娘,二是求得爹娘认可。”

“私订终身再来求爹娘认可,阿九,你这是先斩后奏啊。”卫千城一口判了卫清樱的罪状,却又笑道:“玲珑珠子似的小阿九也是有主见的啊。好吧,这位萧君,不知你是何方人士?年龄几何?家中人口几何?”

萧铁骊微一躬身,道:“契丹人萧铁骊,今年三十一岁,家中爹娘均已过世,除了妹子观音奴,再没别的亲人了。”

这蛮人竟说得一口流利汉话,且是南方口音,倒出乎赵纯意料,哼了一声道:“亡国流民。”

卫清樱沉着地接过话头:“也是开国将军。数年前契丹人在极西之地新立一国,与我大宋相隔万里,再没有利害冲突。我嫁过去,娘亲尽可放心。”

赵纯指着卫清樱的手微微发抖,怒道:“你,你……”气急之下,竟说不出别的话来。卫清樱忙过去帮母亲抚背顺气。

卫千城咳了一声,复问:“萧君既已三十有一,如何还未娶妻?”

萧铁骊道:“我连年征战,从未想过家室之事。不过这次在夏国遇到阿樱,她真的很好。”他顿了一下,不知该如何形容,重复道:“很好。”

卫千城正色道:“你想娶我女儿,凭的是什么?且让我看看你的诚意。”

萧铁骊答道:“跟草原上的青狼一样,萧铁骊一生只有一位伴侣。我同阿樱,”他凝注着她,“我们休戚与共,永不相弃。不管这世道有多乱,我会保证阿樱的平安喜乐。”

卫清樱知道萧铁骊言语的分量,说出来的话就是敲下去的钉、移不动的山,舍去性命也要兑现,且与他相识至今,从未听他说过这样的话。她禁不住向萧铁骊迈了一步,又连忙退回母亲身旁,进退间焕发出的容光耀得人眼前一亮。

赵纯看不惯女儿这情难自禁的模样,冷冷道:“好听话谁都会说。男人的誓言便同世间的风,这里吹吹,那里吹吹,谁还当真呢?”大夫人却觉得阿九的眼光果然不差,只是不便说出来,但笑不语。

卫千城尴尬地打个哈哈,道:“我看阿九是信得过萧君人品的,至于我么,单凭几句话也不便妄断萧君的好歹,这一节先搁下不论。我只提醒萧君,你说要保证我女儿的平安喜乐,可知阿九虽然娇养,琴棋书画、武艺女红还是学了一些的,我满以为要招一个文武全才、诗剑风流的女婿才配得上我家阿九。”

卫清樱悄悄给父亲递眼色,卫千城只作不知,续道:“现在看来,阿九却想跟萧君过放羊牧马乃至铁马金戈的生涯。我很担心阿九年幼情热,一心追随萧君,却不了解异族通婚的艰难。我更担心萧君这样的北国战将,不会体察女儿家的小心思、小情趣,使阿九因寂寞生嫌隙,与你由良配变怨偶。这样的结局,不关人品,不由人意,乃因两个人的出身、成长和喜好不同,彼此格格不入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