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章 静土论道(第2/7页)

“好,你二人可以执令而行了,记住,不可恋战!”严尤沉声道。

“李立!”“末将在!”众将之中又站出一人,此人五短身材,但却极为壮实,看上去有如一只冷静的豹子,却是严尤的亲信将领,随严尤东征西战,立功无数。

“本帅给你三千人马,绕道至乱军后防断其粮草!一切秘密行事!”“末将遵令!”严尤再环视了众人一眼,冷冷地道:“其他众将随本帅坚守此城,随时待命!”众人你望我,我望你,见没有分配自己任务,颇觉失望,但也有些人暗自庆幸不用去与义军交锋。不过,让人疑惑的却是严允大将军居然没有来参加这次军议。不过,严允是元帅之弟,谁也不敢乱问。

“元帅,小将有一事不明,还请元帅指点。”一名偏将出列行礼道。

“有何事不明?”严尤淡淡地问道。

“敌人此刻攻克棘阳,中途无休便来攻我宛城,必是疲师,虽其数目甚众,但我们以精锐迎头痛击,虽然可能无法一击而溃,但势必会灭其威风,挫其锐气,这对我军今后之战必会有利,可元帅何以命所有人撤回城内,避而不战?如果让敌军据城外集镇,便可对宛城成合围之势,其锐气则更盛,反使我军战意下沉。是以,小将实不明白其中之理!”那偏将并无畏怯,平静地道。

“元帅,末将也认为霍将军言之有理,还请元帅指点迷津!”又一名偏将立了出来道。

严尤欣慰地笑了笑,望着案前的两名年轻战将,笑道:“青颜言之有理,但本帅要的不是挫其锐气与之僵持,而是要胜敌,是以请两位先入列,本帅自有主意!”霍青颜与另一名年轻偏将对望了一眼,只好入列。

“不知元帅准备如何处理那个闹事的奸细呢?如果此人是义军派到城中的,只怕城内还需多加严防了!”一名参军有些担心地道。

严尤也有些皱眉,这个神秘的人物劫天牢而逃,劫走的却只是天虎寨的二头领,天虎寨与绿林军并无交往,那这神秘人大概不应与义军有太大的瓜葛,但是麻烦就麻烦在此人精擅易容,如果到时候易容成自己,诈开城门,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任何执行军令或是要开启城门之人,都必须持令行事,认令不认人,包括本帅在内,任何不执令而传令者,皆视为疑犯拿下!”严尤沉声道。

众人皆愕,但却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神秘人物会以什么身分出现,他可以化妆成天监,自然也可以化妆成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

△△△△△△△△△

林渺过了两天清静的日子,他所处的是一处道观,四面清静,惟暮蔼的钟声和林鸟的喧鸣声给这静态的世界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林渺从不信什么神鬼佛怪的,不过,对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刹却不陌生,就因为这是在宛城。只是,他从来都没有这般平和地在这种环境之中呆了两天。

在这里呆了两天,不为别人,只是因为怡雪。

怡雪只希望他好好地呆在这里,连大通酒楼也不必回,事实上这里距蚩尤祠并不远,只不过是在城外罢了。

怡雪把他带到这里,是如何出城的,只怕宛城守军想破了脑袋都不会知道,不过,这并不重要,是以城中无论如何找寻都不可能找得到林渺。

怡雪带林渺来到这里,便走了,因为她尚有要事待办,是以她希望林渺能在这里等她回来。美人盛恩实难推却,林渺只好乖乖地在这里听了两天的钟声,有时还与观中的老道下下棋。

流云观的盛名远播,不过这里是一片静土,道家的静土,与世无争,观中之人皆修清静心,倒让林渺觉得自己太过俗气。当然,在这里沾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儿,倒也清闲自在。

很难得的却是,这两天之中,林渺居然似乎全然不担心观外所发生的任何事,仿佛自己已经是出世的仙家,红尘只在身外一般。他也奇怪自己的脑子为何会如此空灵,惟一的解释,便是这里的环境适合人涤心静志。

有两天的时间,他肩头的箭伤都已经结疤了,其他的一些小伤自然更是无碍,倒也乐得自在,每天衣食皆有观中的小道童相送。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对怡雪极为尊重,或许是因为无忧林为道教最为神圣之地,因此无忧林的弟子几乎是受到了天下所有道教门徒的尊敬,而林渺是怡雪的客人,自然也会受到贵宾的礼待。

第三天,怡雪仍没回来,林渺也有些不自在了,虽然这里的环境好,但三天没与小刀六联系,他们一定会极为担心,而怡雪这么长时间尚未回来,又是去做什么了呢?对于无忧林,他并不在意,但是对于怡雪,对他来说,却有点像谜,他猜不透对方究竟有何目的,为何要自无忧林中出来呢?又为何追到宛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