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三章 似虚似幻(第3/4页)

“难道他真是赤龙帝君的化身?如果不是,一个人的眼神怎会有这样惊人的魔力?让人的斗志在顷刻间化为无形!”毛禹的心里几乎要完全窒息了。面对如斯强手施予的强压,他心存侥幸,浑身散发出狂猛的战意,不断地提聚着自己的信心与勇气,以期决一死战。

他当然有这样的自信,仰止虽然是公门中公认的高手,但在毛禹眼中,仰止虽然强悍,却未必是自己三十招之敌。他之所以不争这个虚名,只是因为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他更喜欢低调行事。

但在这关乎到自己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已不能再有任何的破绽,必须竭尽全力,以捍卫自己的生命与荣誉。

他的手紧握枪柄,“嗡……”地一声,枪花一颤,寒芒乍现,发出了一阵如龙吟般的低啸。

就在这时,刘邦笑了,笑在寒芒乍现的那一刻间。他知道,毛禹终于有些沉不住气了。

高手相争,切忌动气。

只有冷静以对,才是致胜的关键。

所以刘邦才会以奇慢的出剑方式,不断地给毛禹最大限度地施加压力。他要的就是毛禹心浮气躁,只有这样,他才会有一击胜之的机会。

“你终于要出手了。”刘邦微微一笑。

毛禹再也难以承受这种无处不在的压力,陡然间暴喝一声:“你去死吧!”手腕一振,长枪化作一条苍龙,奔向虚空,准确无误地对准刘邦的剑锋撞击而来。

虚空中顿时气流窜动,伴着众人的惊呼声,空气显得是那般紧张和沉闷。

刘邦不自禁地紧了紧手中的剑柄,眼睛一眯,从眼缝中挤出一道寒芒,死死地锁定在对方愈逼愈近的枪锋上。

十丈、五丈、三丈……

枪锋破空,每向前一丈,刘邦感受的压力都有所不同,当他感到自己的剑身难承其重时,“呼……”剑如清风般起动,幻化成一道美丽的弧迹,挤入空中。

没有想象中的碰撞声,也没有人众人期望的爆炸声……

就在枪剑相触的那一刹那,刘邦的手腕轻轻地一抖,只改变了一点方向,便听“嗤溜……”一声的金属刮刺之音,如鬼哭般震响在整个虚空。

串耀眼夺目的火花爆裂开来,便见那剑锋如附体的阴魂,紧贴在毛禹的枪身之上,以电芒般的速度顺杆而上,直削毛禹的手腕。

这绝不像是刘邦这类高手的出剑方式,因为它无理,根本不合乎搏击之道的本质,但正因为它无理,却往往有效,因为它可以出人意料,达到奇兵之效。

毛禹陡然色变,他惊骇地发现,刘邦这近似无理的打法,竟然是他枪法的克星!他要么弃枪,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手指被剑削断。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他就只能退,用一种比前进更快的速度飞退,希望藉此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再图变化。

等到他一退之时,才发现对方的剑锋不仅贴枪而来的速度极快,而且带出一股强大的粘力,根本就不容他有任何甩脱的可能。

他惟有弃枪,如箭矢般向后直退,企图用自己的速度来摆脱眼前的杀机。

这肯定是明智的选择,只可惜他遇上的对手是刘邦。

刘邦的反应远比毛禹更快,就在毛禹标出一丈之时,他却站在原地,手中握着的,是毛禹放弃的长枪。

他没有追击,连一点追击的意思也没有,只是深深地提聚了一口气,将劲力收敛在掌心的一点。

一丈,两丈,三丈……

他的眼眸里涌现出如寒冰般凄寒的杀机,眼看着两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

一直拉大到相距七丈时,刘邦暴喝一声,全身的劲力在掌心间陡然爆发,长枪终于脱手而去。

七丈,正是长枪脱手的最佳距离。当长枪经过这七丈距离的蓄势之后,已成势不可挡。

“嗖……”长枪震颤着漫入虚空,每震动一次,幻化出数道枪影。当它逼向毛禹面门时,毛禹看到的,竟然是漫天幻影。

他已分不清哪一道影子是真,哪一道影子是假;哪一道影子是虚,哪一道影子是实。就在他微微一怔时,倏然听到了“噗……”地一声,仿佛传至他的胸前。

他一低头,就看到了枪身,顺着枪身滑下的,是一缕鲜红的血。

临死之际,他也没有看到枪锋,因为这一枪正从他的胸口插入,直透后背。

他惟有倒地,倒下的一刹那,他仿佛听到了刘邦平淡如水的声音:“我没死,你却真的去了。”

他忽然发觉,刘邦不仅冷静,而且极为聪明,更要命。

随着毛禹的倒下,西阳湖畔竟然出现了片刻间的死寂。

一阵清风吹过,带来湖风的清新,也带来了淡淡的血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一丝莫名的亢奋。当刘邦显露出这石破天惊式的一击时,所有的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轰然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