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 二 章 金刚之躯(第2/4页)

两人出了房,随手关上门,向悬空庐而去,九龙帮里喽罗来回走动,增加了不少的人手,虽是夜深,但到处都分外忙碌,到处刀枪明晃,灯火高悬,还有人在装卸一尊大火炮。

柳天赐的轻功现在已是无声而动,驭风而行,根本没人发觉,心想:这模样似乎有大的行动。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见悬空庐中灯光熄灭,接着窗门一开,一条肥胖的黑影向庐中飞出,飘落链桥上。

柳天赐一见有人,急忙闪身躲到崖边一块巨石后,两人瞪大眼睛,凝神观望。

黑影虽胖,但轻功甚高,巧如飞燕,在链桥上滑行,转眼便已登岸。

月色下,只见那人身穿上财主的衣服,腰间捆着一条钢鞭,赫然是阮星霸.两人正要来找阮星霸,没想到阮星霸半夜跑出来,不由大惊,从他谨慎的神态,知道定有什么大事。

阮星霸登岸后,略停了停,张目向四周看了看,神色诡秘,然后伏腰疾行,直朝九龙山掠去。

柳天赐和白素娟心息相通,先看他去搞什么鬼,从巨石后钻出,背着白素娟,展开轻功,无声无息地跟在阮星霸身后。

阮星霸时伏时行,似一缕轻烟,在九宫山飘行,翻墙跃壁,如履平地。

三人一前一后,逶迤而行,工夫不大,便来到九龙山的绝顶上,阮星霸在崖边停住脚突然双腿一蹲,飞身纵下崖去,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柳天赐和白素娟吓了一跳,没想到阮星霸有这一招,半夜跑到九龙山峰顶跳崖自尽,这可真是稀奇古怪。

柳天赐驮着白素娟蹿到崖边,探头一看,只见那崖壁似刀削斧劈一般,直上直下,平滑如镜,下面黑沉沉的深不见底,只隐隐传来夜鸟凌空呜叫之声。

柳天赐心想:这万丈悬崖,别说是阮星霸,就算我练成了九龙神功,跳下去,也粉身碎骨,那阮星霸跳崖自尽,有什么事这般想不开,难道是神偷怪杀了他和欧阳雪生的儿子阮楚才伤心所至。

转念一想,那阮星霸心黑手辣,似乎不是这等人,即便是跳崖自尽,也不必半夜偷偷摸摸的来跳,这事可真蹊跷。

疑念一生,柳天赐放下白素娟,伏下身来,趴在崖边,探出半个身子,瞪大能夜间视物的锐眼,凝神细望。

月光明朗,隐约可见玉带似的大江缓缓东流,而九龙山的绝壁宛如一柄倒悬的长剑,自天而降,直直插入大地,探手摸摸,石冷壁滑,像精工巧匠精心打磨过一般,绝无可落脚的地方,心里愈感奇怪,那阮星霸跳到哪里去了?

白素娟小声道:“天赐,可看到什么?”

柳天赐道:“没有!”

正在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明所以之时,忽然间,一阵夜风吹来,柳天赐面色一喜,他感到眼前忽然有什么东西荡悠一下,定神再看,这次他发现了秘密。

原来,在他伏身之处的下方三尺左右的崖壁上,悬着两根粗如手指的细索,两条细索相距尺余,中间有物相连,分明是一道索梯.

索梯上方嵌于石壁,直垂崖底,无人动摇时,便像两条藤蔓,紧紧贴在石壁上,不易发觉,此时被夜风一吹,索梯轻软,荡动起来,才被他发现。

阮星霸肯定是顺着索梯下到崖底,半夜三更到崖底于什么,这愈发激起了柳天赐和白素娟的好奇心,背起白素娟,柳天赐道:“姐姐你抱紧我,闭上眼睛。”

说完纵身往下一跳,白素娟只感到耳边风声呼吁,腾云驾雾,身子往下急坠,柳天赐在索梯上点了点,便落到崖底。

崖底是鄱阳湖的一角,沿着湖边小径,柳天赐见到一条小溪。

再回望九龙山,如倒悬的长剑直插云霄,秋月高悬,疏星闪闪,心中惊悸犹在,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上面飞下来的。

四周都是巍巍青峰,直耸入云,不见有路可通山外,小溪宽不过数丈,在山谷中像条青蛇,缓缓而行。

溪边怪石横卧,杂花生树,溪面上烟霭弥漫,山风飘荡,古怪的是,时已仲秋,夜冷风寒,山外已见寒意,霜深露重,而这山谷中,仍是春光无限,溪水触手尚温,一边草绿花红,青松含黛,绿柏盈盈,草丛间,虫飞蛙鸣,清波里,游鱼戏水,谁会想到这崖底之下,有这么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两人踏着月光顺流而下,去找寻阮星霸。

正走前,忽听前面有人朗声念道: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素娟一怔,这是南宋词人柳三变的《雨霖霖》,词调幽伤,听声音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不远处,岸旁的一株古柳,泊着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