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敌友难辨(第8/9页)

“不错,以林兄的聪明才智,纵然并不知道我的具体计划,亦能猜出大既,把此事告诉林兄确是冒险。”明将军轻轻一叹,“不过我知道林兄决不肯被人利用,若是事后得知此事,不免看轻了我,实非我所愿!”

林青冷笑:“将军如此直言相告,不怕我不愿被你‘利用’么?”他等待数年的决战,竟然只是京师权力争斗的一个引线,自是不甘。

明将军喟然一叹:“林兄既然去过鸣佩峰,想必已得知我的身世。”

林青点点头,悠然道:“不妨提醒将军,林某六年前虽败于你手,六年后可未必会重蹈覆辙!”明将军身怀夺取天下的重任,这次泰山之战无疑是他最好的机会,若是将军府暗中集结实力,趁京师布防空虚之际,确有八九成把握一举攻陷紫禁城。只不过,若是明将军志在天下,一旦败在林青手中,他还能令手下心服么?恐怕隐忍多年的将军府大总管水知寒便会第一个发难!

万一明将军战死于泰山绝顶,这皇位又会落在谁的手里呢?

明将军微微一笑:“林兄不必妄自菲薄,六年前一战,我们亦仅是平手而已。”林青不卑不亢:“六年前林青确是技不如人,但今时的林青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好好好!”明将军哈哈大笑,连道三个好字。面色一整,“我怕的就是林兄如此误会我。皇位对我来说唾手可得,我要取早可以取,也不必如此工于心计。”林青知道明将军说的确是实情。自从六年前明将军塞外功成,在朝中几可一手撑天,纵有泰亲王、魏公子等政敌,但他兵权在握,若要谋反,也不必借助与暗器王的一战之机。他方才那句话中大有深意:皇位易得,天下难取!

林青沉吟良久:“将军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明将军望定林青,一字一句道:“我希望在泰山绝顶上,林兄能告诉我!”

林青一震,心头涌起复杂的情绪,既有相知、亦有感激。

明将军续道:“京师局势虽乱,水知寒已足够应付。所以我故意借与林兄的决战离开京师数日,只不过是给京师三派一个机会。对于泰亲王来说,这是一个谋反的机会,而对于太子来说,这是一个彻底击溃泰亲王、稳固皇位的机会……以管平的谋略,只要我稍一点醒,就能看出其中关键,所以,他必须与我合作!”

听着明将军不动声色地说出泰亲王“谋反”之事,林青心头大生感叹。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明将军作为朝中重臣的手段与魄力,这一切当然早就在明将军的算计中,相形之下,林青宁可面对天下第一高手在泰山之顶生死决战,也不愿意在朝中被其权谋玩弄于股掌间!

表面上明将军与皇室争斗无关,将军府亦仅在京师中维持着势力的平衡,可事实上明将军才是真正操纵一切的人,若是这一次明与管平合谋,暗中却联合泰亲王,保准令太子一系一败涂地;反之,泰亲王此次恐怕亦难逃一劫!想到这里,林青不由长叹一声:“将军府的机会又是什么呢?”

明将军冷冷道:“我虽是朝臣,但看多了各种明争暗斗,最恨的就是那些幕后挑唆者。”说到这里,明将军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林兄曾大败宁徊风于擒龙堡,想必也可猜出我想做什么了吧。”

林青恍然大悟:原来明将军想要对付的,竟然是御泠堂!

事实上就算泰亲王意图谋反也必是秘密进行,将军府难掌握到具体计划。而明将军既然能如此肯定地认定泰亲王必会在泰山之战时谋反,不问可知,泰亲王府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是将军府的内应。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御泠堂的人,以御泠堂“枕戈乾坤”的宗旨,唯恐天下不乱,必会极力挑唆泰亲王谋反:只可惜泰亲王并不知御怜堂亦是要暗助明将军登基的天后遗臣,与明将军自然早有联系,泰亲王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明将军的观察。但是,明将军又为何要对御泠堂开刀?难道就因为他不想夺取皇位,所以才反施辣手么?这似乎有些太过不合情理,抑或是御泠堂行事嚣张,终于惹起天下第一高手的反感?对于这诸多疑问,林青无从猜测,亦不想卷入这一场是非。

如果小弦对乱云公子的身份怀疑属实,那么这一次清秋院之宴极有可能是御泠堂的精心布置,目的就是挑起明将军与暗器王的决战,借机唆使泰亲王谋反。不过回想清秋院中的所见,似乎主事者并非乱云公子,而是那身为吐蕃国师的嫡传大弟子——宫涤尘,这个神秘的人物在其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明将军冷冷的语声打断了林青的思路:“以将军府的实力,斗垮泰亲王之余再想对付强敌,亦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四大家族的人也会陆续潜入京师相助,在这等一触即发的局面下,我实不愿再多生枝节,所以特意将实情告知林兄,尚请逍遥一派坐观虎斗,至少不要帮错了人。”他似乎稍有忌讳,话语中并未直接指出“御泠堂”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