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劫富济贫(第4/17页)

他本将要踏上栈道的右脚在空中一滞,悻悻收了回来,心头沮丧至极。他自出生以来,心中想要习武的念头从没有一刻如这般强烈地涌了上来。

林青乍遇劲敌,精神一振,借踏步之际调整步伐。以他的见识,深知高手对决时不但天时地利皆足可影响胜负,战略的选择亦是至关重要。那青衣人占据险要,以逸待劳,已赢得天时地利,自己唯有在战略上突出奇兵,才能扳回均势。

两人相距十丈,按林青的速度,约二十五六步后便可来到青衣人面前。他起初脚步极缓,后来徐徐加快,看那势道,等冲至青衣人身前时,正是他身体机能随着脚步移动逐渐趋于巅峰之时。

青衣人显然也料不到林青一语不发,径直出手。他仍保持着气定神闲、魂游外物的样子,但身体却蓦然沉下半分,似欲随时虎跃而起。他一头青白相间的长发本已随着山风舞动,此刻却诡异地直立而起,浑如张扇。

林青来到青衣人面前十五步,忽然毫无预兆地停步。他全身绷紧的肌肉刹那放松,忽眼望青天白云,犹如看风景般悠悠一叹:“相见不欢,争如不见!”

青衣人原本蓄势待发,做好了硬拼一记的准备。在这窄窄的栈道上交手,正可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由不得半分退缩。谁知林青说停就停,仿佛一柄刺破天穹的宝剑乍回鞘中,而且收得不带半分勉强,浑如出剑一挥原只为了隐匿光华,留待下一剑的破碎虚空!

青衣人心神大凛。他是天下有数的高手,自然知道似林青这般锋芒乍现即收,需要何等的功力!他暗忖暗器王林青这些年名满江湖,果有非常之能,可仍是保持坐姿,头也不抬,嘶声一笑:“相见原就是为了别离!”

他的语音喑哑低沉,偏偏又字字铿锵,如锈石磨刀,每一个音节都重重击在人的心坎上。那诡异难言的声音伴着山风吹入小弦的耳中,不由让他打了一个寒噤,目光眨也不眨地望着林青。

林青仿佛并未感觉到青衣人的威胁,朗然大笑:“原来兄台等我,便只为了送别?”

青衣人似是低低叹了一声,一字一句道:“与林兄之会,期待良久!”他终于抬起头来,一双如野兽猎物般的阴狠眼神炯炯锁紧林青。

林青微微一笑,一探手已将背后所负的包袱擎在手中。他缓缓解开包裹中的蓝布,露出那一柄名动天下的偷天弓。青衣人锐利的眼中闪过一丝狂热,若满足、若欣然、若畏惧、若期待地从喉间憋出几个字:“偷天之弓炼成数载,却一直少现江湖,如今终于被我见到了!”

林青偷天弓擎在左手,右手又从包袱中抽出一支羽箭,随随便便地扣在弓弦上,却不张弓蓄势,含笑道:“遇见好对手,小弟自当弓箭齐备,以示对兄台的敬意。”气氛虽已剑拔弩张,但看林青神情轻松,意态从容,却是半点也无大战前的紧张。

在此情形下,青衣人原本占据的天时地利已被林青利用动静相间的步法破去,而这距离的拉近其实也极有讲究——稍近几步箭力虽强,但难以再生变化;稍远几步箭力稍弱,青衣人更可在羽箭飞至中途时移形换位。此刻两人相隔十五步之远,青衣人虽未亮出兵刃,但势不能一攻而至十五步之远,若要前扑,首当其冲便要面对偷天弓强力一击,纵是以那青衣人之能,亦不敢贸然相试,只能静待林青先行出招,主动权已全落在暗器王手中。

青衣人又惊又佩,不由心中暗悔,刚才本应趁林青前行时提前作出判断,保持自己攻击的最佳距离。不过刚才在林青前冲之时,任何人都以为他会直扑而来,以逸待劳原是最佳的选择。何曾想林青不过是虚张声势,刹那间主客易势,反令那青衣人进退难当,攻守失据。这其中不但隐含着林青身经百战的经验、精妙的战略,更是提前预测到敌人的心理,方才一举占得先机。小弦旁观者清,将双方对战的变化看在眼里,虽懵懂难解,却已隐隐有会于心。

两人在栈道上凛然对峙,看似谁也不敢先行出招,以防被对手所乘。但林青与青衣人心里都明白:是攻是守全掌握在林青手里,青衣人唯有亦步亦趋,先苦苦防守静待出手时机,只要能安然破去林青蓄势待发的第一箭,余下便全凭武功而决了。但此局面之下,青衣人虽还未现败势,但体力耗费却是远胜林青,难以久持的。

林青亦有顾忌,他虽隐占上风,有把握在青衣人力竭时一击必杀,但对于这等顶尖高手来说,纵然力竭亦是在数个时辰之后。他巧妙地造成目前这个局面,就是要引青衣人沉不住气后仓促出手,从而寻隙胜之。但看来对方亦知贸然进攻败面居多,宁可严守门户、静待时机。而追捕王梁辰则随时可能会出现,小弦无人照顾,自己势不能这般一直对峙下去,只能伺机冒险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