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洞里神仙(第6/20页)

天慈觉得他分析得有道理,便道:“有理,但毕竟让他们得逞了。”章逸摇头道:“未必。”郑家母女一闻此言都停止哭泣,郑芫抢着问道:“章叔叔,怎么说?”

章逸道:“我对傅翔知之不深,但方军师不止一次对我说,傅翔无论是练武的资质、心智的聪慧敏锐、心胸的宽厚大器,皆是他平生所仅见,他视这个徒儿为十年后天下武林第一人。我素服方军师的独到眼光。简言之,我坚信如此资质的少年,自有不同于常人绝处逢生的智慧及能力,只要没有找到傅翔的尸体,我便相信他必定仍旧活着,且能化险为夷!”

郑芫点点头,恢复了平静,便继续将少林之战的细节重头说起。章逸愈听愈觉芫儿这孩子经过这一番历练,整个人的心智成熟了许多,暗想:“她不但真刀真枪地跟一流高手动过手,她的剑上也沾过敌人的鲜血,这个锺灵女侠愈来愈有点样子了。”想到这里,忽然一个疯狂的想法进入他的脑中。他隔桌凝视芫儿,只见她神采飞扬,姣好的面容上,一双大眼睛毫不掩饰地闪射出润柔之光,显出超过她年龄应有的功力。章逸暗暗忖道:“怎生想法子,让这锺灵女侠加入俺的新锦衣卫。”

离“郑家好酒”不远处的夫子庙,是秦淮这一带最热闹的地区,然而就在夫子庙一街之隔有座大花园宅第,一道高墙似乎隔开了所有的喧譁热闹,那宅子便是有名的“中山王府”,也就是魏国公徐达的旧宅。

这时魏国公府中的客厅侧室里,徐达的两个儿子隔着一张旧书桌面对面,一边品茶,一边低声密谈。主人是南京中军府都督徐辉祖,客人是南京左都督徐增寿,是徐辉祖的四弟。

两兄弟同为京师都督,南京城的兵马全在二人手中,两督府的衙门相毗邻,中军府的南门便对着左军府的北门,何事要跑到魏国公的密室来商量?

徐辉祖刚过不惑之龄,一身青袍软甲,显得风姿英爽,望之可感到他威武中有潇洒的气质。他啜一口热茶,对幼弟道:“这茶是福建武夷山的茗茶,确是香沁心肺,你倒试试看。”徐增寿一闻便知是御赐的大红袍乌龙茶,啜了一口,一面赞好,一面心中不乐,暗忖:“这个新皇帝朱允炆是个小气鬼,干么贡品珍茶只赏给中军都督一人?若是实在进贡的量太少,便都不要赏赐也罢,何必落个厚此薄彼?”

这徐增寿是徐达第四个儿子,长得眉目甚美,唇红齿白,虽然看上去略显柔弱,其实也是个文武双全的美男子。据说他马上弓箭的功夫犹在徐辉祖之上,年纪未满三十却已官拜左都督,说话行事有时显出稚气。

徐辉祖低叹了一声,道:“皇上重用的黄子澄及齐泰都主张要削藩,这事非同小可。四弟,你怎么想?”徐增寿哼了一声,道:“皇上才登上宝位,屁股都还没有坐热,这几个蠢才便怂恿皇帝做这等傻事,我只有四个字:‘自坏长城’,愚不可及啊!”徐辉祖道:“你看是长城,朝廷看那几位王爷拥兵自重,可是威胁啊。”徐增寿道:“可太祖先帝的眼中,诸王之军也是他倚为长城的镇北之师,何以到了当今圣上眼中就必去之而后快?”

徐辉祖摇了摇头道:“四弟,你不明白,这不是去之而后快,乃是去之而后安心啊。这事我看难以转圜……”徐增寿打断道:“大哥,你参赞中枢,难道就不能进言,阻止这胡闹的削藩?”徐辉祖又叹了一口气道:“皇上虽看重我兄弟,不过视为武将耳。大策略,文的听黄子澄,武的听齐泰呀。”徐增寿一掌拍在桌上,骂道:“他妈的齐泰懂什么?他也不过是个兵部侍郎,干么要听他的?咱们去找茹瑺。”徐辉祖见这老弟的毛躁脾气不改,便正色道:“齐泰是太祖为当今皇上钦点的重臣,明年改新元后,茹瑺就要下台,齐泰就要晋升兵部尚书了。”

徐增寿气道:“咱们兄弟俩联名上书,请求皇上不要削藩,以免动摇国本。”徐辉祖不答,只是盯着手中的一杯茶,沉思不语。

徐增寿等了片刻便不耐烦了,催促道:“大哥,你说我这计较可好?”徐辉祖望了望徐增寿一眼,忽然问道:“四弟,诸位封藩王爷中,你猜皇上最顾忌的是谁?”徐增寿心中一震,嗫嚅地答道:“你是说燕王朱棣?”

徐辉祖重重地点了点头,道:“这里面的难处,你还没看出来?”徐增寿并不愚蠢,自然一点即透,喃喃道:“大哥怕咱们联名出面,乃是因为燕王妃是咱们的姐妹。”徐辉祖道:“燕王如因削藩与朝廷作对,在庙堂而言,他是叛臣;在咱家而言,他是咱的妹夫、你的姐夫,这便是难处。”徐增寿叫道:“对皇上而言,还是他四叔哩!他能不顾么?”徐辉祖道:“玄武门兵变时,李世民杀死的是叛臣还是兄弟?皇室相残又不是自明朝起?自古以来,为了大位,什么亲情皆可置之不顾。可咱们姓徐的不是王室,却也要卷入这场冷血风暴,这便是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