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炉火照天地

外面的夜风很凉,吹得人心神一爽,尤其当此生死归途。小稚已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心里千回百转地念道:“已矣兮,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

这就是他从小背惯了的那首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这么想着,细体字句中的意思,他心里的忧伤苦沸慢慢就静了下来——原来那些古书是这样的。人谁无死?千百年前的人也就面对过和他一样的处境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思想与那思想之美。他知道写这辞的人也无力逃避生死,但他的心是慈悲的,他用一种美丽的思想给人一种依托,教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旅程。小稚在晚风的吹拂中忽觉脸上湿湿的,但这不是伤心,不是那种自伤运途的伤心,而是一种感动,为古人那一种慈悲的愿力所产生的感动。是呀——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不委心任去留?

——这一个生非由你的肉身能留在这个宇宙之内又有多少光景呢,既已看穿它的短促,为什么还要伤心孤愤,何不放开心志,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哂笑着看待这一场浮生的生死去留?他把心沉浸入那一个千百年前人的思考中,不知觉就忘了自己这孤苦待死的处境。

前面忽有火光,只一时,裴红棂与小稚就已要走到东边的村口了。他们猜得到,出了村口,肯定就有东密的人埋伏着等着出手。但这时忽有火光,那一缕火光跳到小稚的眼中时,只觉眼前一亮,人已从陶渊明的文境里走了出来。那火光虽黯,却像是一抹跳跃着的、不甘的生命的光彩,照在了小稚的眼里。他心里忽生依恋,忽然孤愤: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甘心地走进死途?为什么他不能在死以前对这造物发出最后最恶毒的诅咒,那是他对这世界最后的一点反抗与抵御!裴红棂觉得小稚的手在自己手中抖了一抖,心中一伤,几乎流下泪来。

火光发自村头一个废弃的小棚子里,棚子里不只有火光,还一下一下地发出击铁的声音。那本是村里已废弃的铁铺,因为打铁的人老死了,那铁铺好久没有人了,不知是谁又捅开了炉火,在里面一下一下单调地锤着。那声音虽单一,却似在这暗夜中诉说着一个人对命运的不甘。小稚母子已走到铁匠铺前,一炉黯黯的炉火中,小稚就看到了胡大姑那张宽丑的脸,她一下一下地鼓着风箱,然后,手里就抡起那把重达七八十斤的大铁锤,一下一下地在铁砧上锤着一块已煅好的生铁。她似在等着什么人,见到小稚已到门口,忽开口道:“小稚,过来,给我拉风箱。”

不知怎么,小稚一见到这个女人,生命中就会产生一种欢悦的冲动。要是平时,他会最快乐地冲进去给她拉风箱的,可现在……他看看母亲的脸,轻轻道:“大姑,我要走了。我和娘两人有事,不能帮你拉了。”

胡大姑没有抬脸,依旧一下一下地锤着她手里的一块发红的生铁,“什么事比打铁更重要?我跟你讲,打铁是人间最好玩最值得做的一件事了。”

她的脸色沉沉的。小稚看着他的这个朋友,心里忽有一种伤心。他道:“不,大姑,我要走了。以后,你……别跟身边人那么计较,他们不值得的。你……放开心一点。”

他说完这句话,眼里已有泪意。胡大姑没有回头,盯着眼前手下那块生铁,似没什么表情。可那块发红的锻件上,忽哧的一声,冒起一点青烟,那黯红的锻件上就有一点黑了一黑,似有什么水滴滴在了上面。只听胡大姑用一种好粗也好镇定的声音道:“进来,你是我的朋友,我现在要你帮我拉风箱。”

小稚心下犹疑,想:她还不知道自己的事吧,那就别告诉她,再让她伤心了。他不再说什么话,拉着母亲的手,跟上她的步履。胡大姑忽耐不住,一步跨了出来。她的步子好大,几步就跨到了小稚面前,抢也似的一把就从裴红棂手里抢过了小稚的手,怒冲冲地冲裴红棂道:“也没见过你这样当妈的!他妈的命运都把刀压在这孩子脖子上了,你只会给他念两句文,就这么乖乖地驱着一只羊羔样的他赶去送死!小稚,跟我进来,有我胡大姑在一天,就不会让你这么引颈就戮。”

小稚就这么三步两步被她扯到了铁匠铺里,他抬起一张小脸望望他母亲,母亲缓缓地摇了下头。他就仰脸向胡大姑道:“大姑,我要走了。东密这次来的人肯定比上次多,你也扛不住的。我们把余爷爷硬拖到这件事中,已经做错了,我们不能再连累这村里更多的人送命。”

胡大姑一仰脸:“命?送命?”

她一头黄蓬蓬的头发就被甩到了脑后:“为什么要送命?就是要死,咱也不去送那个命。命是自己的,为什么这么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