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第6/7页)

洪九郎没有作任何行动,他知道红狐于天正已经在江湖上除了名,找不找这个人都已无关紧要了。

因此他对马伯乐道:“马大哥,我现在要到酒泉去找墨狐刘天雄,你是否也一起去呢?”

马伯乐兴奋地道:“去,当然去,能够把天府八君打得不敢还手,兄弟你是第一个人,实在值得骄傲,老哥拼上这条老命,也是心甘情愿的,我一定追随到底!”

洪九郎笑笑道:“马大哥,我不知道刘天雄是否像于天正那样胆怯不敢照面,但他一定暗袭我,你跟我在一起,危险太大了。”

马伯乐道:“不要紧,我反正豁上这条老命了。”

洪九郎道:“老哥,还有一点我要声明的,我身负重任,不能受一个人影响而中止我的职责,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可以分神来照应你一下,否则……”

马伯乐笑道:“老弟可是怕我会拖累你?”

洪九郎道:“我不怕,我只是预先把话说明白,若是对方拿你来威胁我,我只能有限度的接受。”

马伯乐道:“所谓有限度是什么程度?”

洪九郎道:“那就是说,如果要我放过一个人而换取你老哥的安全时,我会接受,如果要我们两个一起陷进去,我就不作考虑了。”

马伯乐道:“那当然,我也知道我的份量没有那么重。”

洪九郎一笑道:“谁的份量都没有那么重,只要理智地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身处江湖,绝不能太君子,那些卑劣小人,往往就会利用道义为绳索,捆住了一些人的手脚。老师傅教会我武功后,特别交代了我几句话,就是不必拘于义气,不能过于仁慈,当行则行,当杀则杀,方寸之间,只要把握住问心无愧,一切都可放下去做。”

马伯乐有点讪然地道:“老弟说的很对,对付那些江湖鼠辈,是不能太拘于道义的,我们在一起同行,你根本不必管我,凡事只管放手去做。”

“那倒不必,我说过了,为了老哥的安全我可以作让步,只是不能赔上我自己。”

两个人总算达成协议了,当他们再次上道时,可神气多了,敦煌城里的江湖道和武林道都出来送行了。

有人殷勤致意,有人慨馈程仪,因为红狐庄垮了台,他们又有了活路,可以公然出来活动了。

对那些馈赠,马伯乐主张退回,洪九郎却含笑照单全收。

马伯乐很不以为然的道:“兄弟,你收他们的钱干嘛?”

“第一,我没钱用;第二,这些钱是我该收的,我打垮了红狐庄,使他们有了活路,收些代价也是应该的。”

马伯乐道:“你要用钱我这儿有。”

“可是我不喜欢向人开口伸手,那钱花得痛快,世上最苦的事,莫过于欠人情。”

“我们是兄弟,还分这些干嘛””

“亲兄弟明算帐,何况我虽是个穷光蛋,花起钱来却是很凶,大哥你纵有千万家财,也不够我挥霍的,我必须自己赚一点。

“可是你受了他们的馈赠,于你的侠名有亏,这一来你就成了他们的打手了。”

洪九郎笑道:“不一样,打手是听命行事的,我却不必受人指使,打手拿了人家的钱,必须达成交付的事情,我却有充分的自主,不必对谁交代。”

“你难道不欠人家的人情吗?”

“没有的事,谁的情我都不欠,我没有开口向他们要,是他们自己送上来的。”

“假如他们有事情求到你呢?”

“看情形,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而且又无损于义的事,我乐于帮忙,帮助人是件很快乐的事,即使不送我礼,我也会帮助他们的,此外就谈不到什么了。”

马伯乐叹了口气道:“我真不明白老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身在江湖,行事却不遵江湖规矩,我行我素。”

“老哥说对了,我就是一个不属于江湖的江湖人。”

马伯乐只有摇头叹息了,他实在摸不透这个年轻人,但洪九郎却像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使马伯乐心甘情愿地放弃一切跟着他。

由敦煌到酒泉,中间的第一个大城就是安西府;疏勒河流经城外。

这些地方虽是汉人较多,但玉门关外仍是被人视为塞外,汉回杂处,荒凉不毛,阴山山脉绵延数千里。

到了安西府,马伯乐要驱马入城。

洪九郎却反对了,他要住在城外疏勒河畔的回人帐篷里。

马伯乐道:“兄弟,安门店中的大客栈,比敦煌的还要设备周全,你又于嘛要去受那个罪呢?”

“我习惯,我在天山一直住在帐篷里的,再往东去,恐怕不再有机会了,我要多回味一下那种生活。”

“那种生活有什么可怀念的,在大漠上是没办法。”

“各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像住在这儿的维吾尔人,他们可以造屋子来住了,但是他们仍然情愿挤在河边的草原上,住在帐篷里,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