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天机犹可泄 孰能结死盟(第7/11页)

唐宁问道:“采访?何谓采访?”

那颜姓女子微摆身躯,柔柔笑道:“古时乐府采诗,名为采风。我书记门采的是江湖游侠事迹,因要核实,需要访问调查,所以便称‘采访’。”便从怀中取出一块木块与炭条,问道:“唐公子何方人氏,习练何种武功,有何得意事迹?”

唐宁道:“颜姑娘不必费神,唐某也算不得江湖人,更无甚作为。”

李胜笑道:“唐公子休得过谦。你年纪轻轻,功夫了得,如今又过三年,功夫更加精进。上次你我只是相试,此番会一会兵刃如何?”

唐宁推辞道:“李将军面前,在下哪敢出丑。”

千绝刀李胜却坚决要比,一来是确实想见识唐宁武功,二来自然是一心助那颜姓女子采访。骊山大会与书记门等事,唐宁自然早已告诉韦玉筝,韦玉筝见那颜姓女子妖娆,心中固然不喜,但听她要采访唐宁,这是为唐宁扬名,便也不计较这许多,鼓动唐宁与李胜比武。

唐宁便选一把剑与李胜比试,斗到五六十招,故意失手败给李胜。那颜姓女子在木块上记录,末了向李胜道贺。

李胜心知肚明,唐宁功夫远在自己之上,故意在自己一套千绝刀的最后一招上失手,笑道:“阿颜你弄错了,这场比武是唐公子胜了。”

那颜姓女子愕然,李胜道:“适才是唐公子有意相让。”那颜姓女子便在木块上涂写几下。

韦玉筝道:“这位姑娘所记,可容一观?”那女子一笑将木块递与韦玉筝。韦玉筝接过木块,却见上面画满点线三角圆圈之类,偶有几字,也是多一撇少一捺,皆不认识。

颜姓女子笑道:“这是本门独创记录之法。有时采访他人,或滔滔不绝,写字甚慢,如何记得过来?便以此法,名唤速记。”

韦玉筝道:“那颜姑娘这块木块上所记是甚么?”

颜姓女子道:“这上面写着元和十四年,即己亥年八月庚日,千绝刀李胜与长安唐宁战于潞州,凡六十招,不相上下。”

李胜笑道:“好个不相上下。阿颜不愧是书记门河东首席,下笔一字千金啊。既为唐公子扬名,又煞费苦心维护我这张老脸。你应这么写,长安唐宁破千绝刀于潞州。怎么样阿颜,老李的文笔是不是大有长进啊。”

唐宁道:“李将军明明胜了在下,在下输得心服。”

李胜笑道:“其实那‘紫气东来’已是我最后一刀,唐公子明明看到我的破绽,却故意偏开,但你的眼神却分明盯在我破绽之处。”

颜姓女子笑道:“二位都莫要过谦了,我写‘不相上下’最是公允。”向唐宁笑道:“唐公子的剑法是甚么名称?”

韦玉筝代答道:“古松剑法。”那女子又在木块上画了两下。

韦玉筝见那女子脚下虚浮,不象会武功之人,想这书记门在江湖中也算有名,这女弟子怎毫不会武。她却不知书记门在江湖中广受欢迎,根本无须以武功立足。

李胜看来与那女子十分厮熟,那女子谈起上月到邢州见闻,邢州地当河北,在太行山之东,却属昭义军管辖,听这女子所谈,对昭义镇各州之事十分熟悉。

那颜姓女子又谈起书记门,原来书记门在各州大多派有一名弟子,每一个镇有一个分堂,每一个道有一个堂,却不称堂而称站,遍布唐境,甚至南诏、吐蕃、新罗皆有分站。江湖上若有不寻常事情,飞马传送,如同驿站。

唐宁与韦玉筝对望一眼,心道书记门耳目遍天下,若向他们打听终南道人与那仇人,说不上有望。

唐宁便向那颜姓女子道:“在下想向颜姑娘打听一位前辈游侠,不知可否?”

颜姓女子抚鬓浅笑道:“唐公子请讲。”韦玉筝见那女子直勾勾看着唐宁,心中着恼,只缘有事求她,不好作色。却不知这是书记门的采访规矩,并不是那女子对唐宁起了甚么心思。

唐宁道:“在下想问的是太乙门的终南道人。”

那颜姓女子作景仰之色,李胜也道:“这终南道人可是十几年前江湖上最有名的游侠,不可望及,这些年忽然没了消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颜姓女子从怀中取出一本《侠隐记》,翻出有关终南道人的记载,乃是在首篇“神人篇”中,记载了终南道人一些行侠事迹,却止于元和元年。那“神人篇”中有聂隐娘、申不平、红线等已故去的侠客,也有太乙道人、终南道人、中条三友、云阳道人、嬴不亏等人,笔墨多用“神”字,如“神技”、“神龙见首不见尾”等,以及“高山仰止”、“云中”、“缥缈”等字眼。事迹所载也确是神奇,终南道人一日剑挑大巴山云里寨,只出八剑,荡平寨匪五百人,剑出如霹雳,声闻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