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第5/10页)

燕青道:“贤昆仲志气不屈,兄弟很钦佩,但不知要如何帮忙?”

莫桑道:“敝兄弟竭诚恳请与燕侠士合作。”

燕青笑了笑道:“莫兄要聘我做镖师,想燕某藉藉无名,不可能为贵局拉到生意的,再说我打过了纪子平与飞鹰牛七,在金陵已无可立足之地,只会给二位招来麻烦。”

莫桑压低了嗓子道:“若能礼聘到燕侠士加入本局,敞兄弟就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但目前还谈不上,一来是不方便,二来是金陵镖行业为马氏父子把持,不得他们允诉施舍,根本就招揽不到生意,兄弟是想请燕侠士合作,先压压他们的气焰。”

燕青道:“公开找他们打架?”

莫桑笑道:“那恐怕行不通,他们人多势众,力不足敌,我们只能以智取,在暗中下手,兄弟的意思是这样的。”

说着在桌上写了劫镖两个字,燕青忙道:“这个爱莫能助,燕某虽然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但却颇为爱惜羽毛,不能贻羞先人。”

莫桑道:“这个在下知道,在下的意思不是要侠士有伤廉德,所以就把办法想好了,只需如此如此,然后处置的方法有两途,听任侠士自决,敝弟兄保证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由敝局供给消息,再由侠士蒙面下手,避重而就轻,做他十几票后,马氏父子的信誉就大受打击了。”

燕青开始陷入了沉思,最后才点点头。

在金陵通姑苏的官道上,远远来了一列马队。

这是金陵百丰绸庄在姑苏采购苏缎的例行车队,本来这一段路上没有崇山峻岭,也没有人烟荒凉的旷野,根本无须护送也不会出事。

但因为百丰绸庄是马百平的名下生财之一,而马百平又是金陵两家最大镖局的总镖头,为了让镖局里的人手多一份额外的收入,六辆车子居然也派了三名镖师护送!

说是护送,还不如说是接货,因为这三名镖师是由金陵放空到姑苏,等货收齐了再回到金陵去。

三名镖师都带了十名镖伙,押着六辆骡车,每辆车上有六口大木箱,装得满满的,由六个精壮的汉子驾着车,插上金陵隆武镖局的大旗,在路上绝尘飞驰着。

这一趟镖等于是人情镖,马百平的确治下有方,两家镖局的十六名镖头,每年总有三四趟这种顺水轮流着换班接送,东家是一个人,护送的费用却很高,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买绸缎的人倒霉而已。

像这样六车苏缎。不过才十万两银子,护费却高达两成,镖局本身循例抽一成,作为三队员的红利,另外的一成就是护镖人员的净利,实际上只是让镖头带人到姑苏玩一趟,散散心,赚点额外的花消而已。

全程不到千里,行程不足四天,这是最轻松的镖,但马百平的利润似是很厚,一则是金陵的富户多,讲究穿着,化得起银子,二则是他生意眼精,在姑苏乡下都派设得有人搜购织绵缎。

苏缎是闻名天下的手工艺品,工料色鲜质柔而光,所以卖贵一点不怕没主顾,有人说过笑话,“要买真苏缎,金陵百平丰”那意思是说就是到了姑苏,也不一定购买到苏缎,但在金陵百丰、平丰两家缎庄都可以有绝对保证货真的道地苏缎。因为姑苏本地所产的织绵缎为数本来就有限,早就被那两象绸庄的人订购去了。

在这种独家包揽的情形下,自然是利市百倍,也无怪乎马百平乐得大方,让那些镖局的好手们也分润一成了。

绸庄不下百家,家家都有苏缎,但百丰与平丰两家的苏缎比别家贵上一两倍,仍然是门庭若市,货到立罄,因为金陵的人都知道,一分价一分货,这两家出来的货品绝不会有劣品。马百平就拿准在这一点上,财源日进,而他属下两家镖局的旗飞扬在官道上,也大大的出一番风头,这是一举而数利的事。

这次随车的镖师虽说有三名,但十六名镖头中只有一个“方天戟”薛依,其他两个红狐贾如化,青狼尤俊,不过是跟飞鹰一样,办办事情跑跑腿的二爷而已。

方天戟薛依成名武林二十年,手中一长一短两柄铜戟出尽威风,十年前已被隆武镖局罗致,那时马百平还没有出道,他是金鞭马景隆的磕头兄弟,也是马百平的爷叔辈。

所以他的待遇极丰,在金陵已置家,但在姑苏又另置了一家,每隔两三个月,总要上姑苏一次,五千两的护送费,多半是作为姑苏藏娇的花消了。

红狐贾如化与青狼尤俊此行花红是五百两一人,他们所得虽仅薛依的十分之一,却比薛依润气,一身穿得光鲜水亮,黄铜马鞍子擦得闪闪发光,在马上顾盼自雄,趾高气昂,来回奔驰呼喝开道。

其实这根本用不着,别说官道上十分太平,就凭隆武镖局的招牌也没有人敢逆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