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未成报国惭书剑(第4/4页)

杨继盛更是惊喜:“不知究竟是谁为杨家向皇上剖明苦衷?”

黄衣使者俯身到杨继盛耳边,低声道:“便是公主!永乐公主!晚辈说老大人朝中有人好做官,可没有妄言吧?”

杨继盛却有些诧异,公主怎会对杨逸之有如此好感?杨逸之也有些莫名其妙。黄衣使者道:“倭寇犯我中华,保家卫国,乃是大义,想必令郎不会推却。”

杨逸之的目中满是迟疑,抬头,只见老父那殷切的双眼。显然,只要自己答应,便可恢复父子之情。老父一生耿直,于忠孝两字看的极重。而自己却于这两个字,最是欠缺。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杨继盛目中露出一丝欣然之色。养子十余载,总算是有一点欣慰。

黄衣使者道:“经过吴越王之变,朝中兵员已极为匮乏。世兄虽然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手中实无多少兵权。好在世兄乃是武林盟主,就请即刻回去,召集天下武林豪杰,会于浙江,共同抵抗倭寇。小弟有确切的情报,倭寇已大举集结,不日即将入侵中原。本朝兵力空虚,势不能挡。差一些便是亡国之祸。只有世兄将这些武林高手集结起来,才能抵挡。此乃民族大义,想必那些人也不会不答应。”

杨逸之轻轻点头。武林中人,虽然不服朝廷节制,但于国家之义却看得极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倭寇既然倾巢而出,召集义兵倒也情有可原。当今皇上一直对武林中人有偏见,借着这次靖寇之举,也可以让皇上对武林改观。自己这个武林盟主也总算做了点事情。

黄衣使者脸色一沉,森然道:“皇上的意思,是说等杀尽倭寇之后,这些武林人士,也不用回去了。”

杨逸之大吃一惊,黄衣使者冷冷道:“国家无兵,这些武林人士向来桀骜不驯,皇上早就当他们是心腹大患。这次国家有难,不得不倚重他们。等到功成之时,庆功宴两位大人就不用参加了。”

他笑了笑,拱手道:“到时候小弟是要叫世兄侯爷还是驸马爷,都还未知呢。”

杨逸之厉声道:“我岂能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黄衣使者淡淡道:“皇上有旨,杨逸之若不从,立即以叛国罪处理。杨家满门……斩!”

杨逸之一窒。

他可以对抗任何一位高手,但却无法对抗社稷。如果他被定为叛国罪,青史之上,杨家永为反叛。

那是老父永远都无法背负的罪孽。

他偷眼看向老父,杨继盛面色如铁。

黄衣使者缓缓道:“草莽之中,能有什么好人?打家劫舍,以力为强。皇上答应他们,死后全封他们为功臣烈士,好好抚养他们的子女。杨世兄,你要知道,朝中之人看你们武林,始终觉得是只毒瘤啊。”

杨逸之忍不住将目光转向老父。杨继盛的目光竟不忍再看他,急忙转首。

但那一瞬间眼神中的冷淡,却让他深深认识到,这种理念上的差异,是永远都不可更改的。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中间隔着的,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边是贪官酷吏,一边是恶徒暴民。

如果没有了武林,也许天下的确会太平一些。官老爷会放心一些。鞭子挥起的时候,不会被一只有力的手擎住。国家法度,也会更加威严。

但,这些人全都该死吗?

如此,成全了忠孝,却将节义置于何地?

杨逸之的笑容有些苦涩,缓缓跪倒在杨继盛面前。

“父亲大人,这就是您一直以来的心愿么?”

杨继盛叹息一声。

这是他的心愿么?这就是他一直以来对儿子的期盼么?

光耀门楣,忠君报国,这是青史最鼎盛的荣耀,是簪缨冠冕的辉煌装饰,亦是君对臣、父对子最大的期望。

杨继盛看着杨逸之。虽然父子已多年未曾相认,他亦知道,无论这个要求多么困难,他必不会拒绝。

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求他。亦将成为他对自己最深隆的回报。是他的骨,他的血,对诞生他的骨,他的血的最虔诚的奉献。

杨继盛一声长叹,极轻的点了点头。

杨逸之默默,良久,他抬起头,清明如月的脸上浮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如此,爹爹,我会为你封侯。”

然后他走出营帐,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