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阵一

  胤成帝三年,八月十七。

  姬野抬头,墨旗随着山上的风卷动在息衍的头顶,如一卷纯黑的波涛。

  苍白的天空下,下唐的两万大军组成八个方阵,缓缓地移动在草原上。息衍立马在侧面的一处山头上,正眺望远近的地形,身后掌旗的人是姬野。吕归尘将那柄令人不安的长刀束在后腰,带马在左近戒备。他原本没有职司,只是一个随军的贵胄,而在息衍的眼中,随他出征的人就是他的属下,所以吕归尘身不解甲已经整整十一天之久。息辕则掌剑令,责任更重,在山下的队伍中,他代替息衍居中军主阵,弹压三军。

  随着息辕挥动绿旗,左右两军放缓脚步,如同一只巨大的鹤形把双翼收拢起来,庞大有序的军阵缓缓汇成一条长带。轻卒和弩手混和的队伍从中军前进,占据了最前方的战线,两万人的下唐军就要通过前方的山谷。

  这里是雷眼山的支脉,莽莽青青的连山围绕着这一带的谷地,下唐的大军已经在山谷中推进了十一日,除了息衍自己,无人知道明日的路线。此时的息衍叼着烟杆,正默默地望着天地尽头的薄云。

  “将军,我们还有几日才可以到达殇阳关?”姬野问。

  “一天。”

  “一天?”吕归尘和姬野对视一眼,都有些吃惊。息衍所谓地图不过是画来看的,所以他上马之初,并没有再动过行军图。大军遵息衍的指挥而行,也早已偏离了出征前勾画的路线,从进入雷眼山开始,他们就在山间日复一日地蛇行前进。而现在刚要离开山地,就已经逼近了殇阳关。

  “这个山谷叫做涩梅谷,走出这片山谷,我们一马平川,只剩下二百五十里路。明日疾行,骑军可以率先抵达殇阳关,希望我们没有比白毅他们晚得太多。”息衍随手在马鞍上磕了磕烟杆。

  “这条路线在地图上可没有。”姬野说。他跟随息衍日久,也算学会了看地图。

  “我以前在这里做山贼。山贼是靠山吃山的生活,哪里有不认路的?”息衍扭头看着两个学生,似笑非笑,“这里周围八百里的地势,没有人比我清楚。”

  吕归尘心里微微一动。息衍像是在说笑,可是出仕下唐之前,也就是十二年前息衍到底在哪里,却从来也就没人知道,息辕也一样。息衍闲来指点江山自述生平,描述得仿佛当日情景就在眼前,可是他的描述拼凑起来,却总是有些年份是一片空白。

  “姬野传我令,前军放弃多余的辎重,全速行军!后军收拾辎重,缓慢跟随。”息衍喝令,“骑军今夜喂马,明日一路疾驰,务必在傍晚前逼近殇阳关扎营!落队的军法处置!”

  “是!”姬野将怀中所抱的帅旗抛给吕归尘,调转青骓就要下山。

  吕归尘怀抱墨旗,把旗杆下的钢质枪锋扎在脚下的岩石上。

  他愣了愣,脸色变了:“将军!”

  “什么?”息衍微微皱眉。

  “有人在附近行军……越来越近,最多不过三十里!”吕归尘手中紧攥旗杆,耳朵贴近了凝神地听。

  蛮族行军,武士们习惯于头枕马鞍入睡,靠着地面震动就可以判断附近是否有大军行动,敏锐的人甚至可以推断对方的人数和距离,分辨轻骑和重骑。吕归尘不曾在北陆行军,但是这种技巧却在狩猎的时候已经学会了。眼下这杆大旗旗杆上传来的震动,并不像是步卒和下唐军中区区三千骑兵会发出的声音。

  息衍把手放在旗杆上,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来得好快……不知道是敌是友。”

  “骑兵,”吕归尘道,“不知道人数,但肯定是奔驰的骑军在逼近。”

  “还有多远?”

  “最多不过二十里。”

  息衍抽出腰间的弯弓,张弓搭箭,一枚鸣镝拉起尖利的啸声刺入天空。他已经来不及下山传令,鸣镝一发,是令三军全力以赴通过山谷,在外面的平原上布开防守的阵势。三人随即鞭策战马,旋风一样驰下小山,此时息辕已经在军中吹响了沉雄的进军号角。

  当他们冲下山坡并且赶上前军的时候,草原尽头的地平线上已经升起了隐隐的烟尘。三军已经通过了山谷,弩手在阵前散布成一线,中间混杂着前锋营的轻骑。所有轻卒则在偏后的地方结成一万五千人的鳞甲阵,这是防御最强的阵形之一。此时所有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震动。

  “五里,”息衍低声道,“如果来的不是彭国的风虎骑兵,那么只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