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之彩 The Colour out of Space(第3/13页)

第二天——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1982年6月——那几位教授再次兴致勃勃地出发了。他们途径阿米的住所时,告诉了阿米那块样本所发生的怪事——石块样本放在玻璃烧杯之后,便完全消失了,就连烧杯也一起不见了,这几位学识渊博的教授们还说这块怪异的石头与硅元素有着吸引力。在井然有序的实验室里,样本石块所发生的反应令人难以置信,把它置于木炭上加热时,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从中释放出任何气体;置于硼砂珠中又是完全呈阴性;很快又证明它在任何温度下都不会挥发,包括氧氢吹管中的高温;将其置于铁砧,则会表现出极高的延展性,并会在黑暗中发出明显的光亮。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冷却下来,这份样本很快让整个大学陷入了兴奋之中;而且,加热后放在分光镜下,呈现出了很多不同于已知正常光谱上的颜色。大家激动地谈论着所发现的新元素、奇怪的光学反应,以及科学家们面对未知事物感到困惑时常说的那些内容。

尽管它非常热,实验者还是将它置于坩埚内用各种试剂对其进行试验。水对它未产生任何作用,盐酸也是一样。硝酸甚至是王水与它作用时也仅是在表面嘶嘶作响、液体四溅,还是未能将其攻破。在回想这些事情时,阿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当我提到一些常用溶剂的使用顺序时,他还是回想到了。他们那时使用了氨水、氢氧化钠、酒精、乙醚、气味难闻的二氧化硫以及其他各种试剂;但是,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石块质量逐渐变轻,温度也略微有所降低,但不变的是,各种溶剂仍然无法将其攻克。毫无疑问,它属于一种金属。首先,它具有磁性;将其浸入到酸性液体之后,在铁陨石上似乎留下了魏德曼花纹的模糊痕迹。在冷却到一定程度后,就将该实验转移到玻璃烧杯中继续进行加热时,把所有的石块碎屑全部放入其中。第二天早上,石块样本和烧杯都消失不见了,只有木架上一块烧焦了的痕迹显示出它们原本存放的位置。

这些都是专家们路过阿米家时告诉他的,而且这次他再次与教授们一道去看了那块“星外来客”,这次他的妻子并没有一同前往。此时,陨石明显缩小了,即使是那些睿智的教授也无法质疑这一事实。逐渐缩小的石块所处的褐色空地周围都已经凹陷了;它前天还足足有七英尺长,如今只剩下不足五英尺了。石块还在散发着热量,教授们仔细观察了它的表面,并用锤子和凿子取下了另一块更大的石块。这次,他们凿得很深,当他们将一小块石头取下时,发现石块的中心与其他部分并非同一材质。

他们发现,似乎有一个巨大的彩色球体镶嵌在石块之中。球的颜色类似于某些奇特的陨石光谱的条纹,几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他们只是通过类比才将其称之为“颜色”。球体质地光滑,轻轻敲击感觉似乎很脆,而且中间是空的。其中一名教授用锤子猛烈地敲打了一下,球体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就碎裂开了,然而里面并没有喷出任何物质,球体被戳破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在陨石中间留下一个约三英尺的球形空心,大家都认为随着石块外围逐渐消失,还会有更多的小球被发现。

然而,这一猜测是白费心思的,他们试图通过钻孔的方式寻找其他球体,但却毫无所获。最后,教授们便再次带着新凿出的那块样本离开了;而这块样本和之前实验室中那块一样令人不解——几近可塑性、会散发热量、具有磁性、能够发出微光、在强酸性溶液中会微微冷却、具有未知光谱、在空气中会逐渐消失、遇到硅化合物时两种物质最终会同时消失,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已知物质的特征;实验的最后,大学的科学家们不得不被迫承认,他们无法确定陨石的属性,只知道它并非地球之物,而是外太空的一块碎片;它具有外太空的此般属性,并遵循着外太空的规律。

那天晚上,当地下起了一场雷暴雨。第二天,当教授们再次赶到内厄姆家后,所见景象令他们非常失望。由于这块石头一直具有磁性,内厄姆又说它一直在持续地“吸引闪电”,因此它一定具有某种特殊的导电性能;一小时之内,闪电击中前院的犁沟六次之多,而且暴雨结束后,古井旁只剩下了一个凹凸不平的坑洼,周围陷落的泥土将其堵上了一半,除此之外,地上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挖掘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科学家们证实石块确实彻底消失了。一切行动都失败过后,科学家们便只好回到实验室再次对正在消失的、被小心翼翼包裹在铅制容器里的剩余碎片进行实验。这块碎片维持了一周的时间,直至它消失的最后,科学家们也并未获得任何有价值的发现。碎片消失后,并未留下一点残余物。霎时间,教授们都几乎不敢确定他们是否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那来自深不可测的外太空的神秘残余物;那个来自其他宇宙或是其他不同物质、力量与实质构成的领域所留下的怪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