扃骸皿(第3/20页)

钱耀宗的眼神亮了:“具体怎么做?”

话篓子似乎觉得自己说多了,忙赔笑道:“这我真不知道。我当时才九岁,在越窑里背高岭土,这些都是拾着听的。不过听说后来老窑工还推荐了一个高人亲自坐镇指点,果真制成了这么个蛇纹瓶。”

钱耀宗急切道:“扃骸皿,是哪几个字?你写给我看看。”

话篓子忙摆手,皱巴着脸道:“我一个粗人,大字儿不识一个,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说着借口要招呼客人便要走开。

钱耀宗将整个荷包偷偷塞入话篓子怀里,满脸堆笑道:“兄弟别见怪。我也有个这样的瓶子,所以想打听下好卖个好价钱。”话篓子为难道:“这个么,您最好找行家瞧瞧,估价这个,我可做不来。”

钱耀宗低眉耷眼,眼神闪烁:“那是那是。后来那个窑口怎么样了?”

话篓子顿时眉飞色舞起来:“说来也怪,之后这个窑口不仅出品率高,成色也好,据说皇家青瓷都是它这里出产的呢。不过,”他神秘兮兮凑到钱耀宗耳朵边道,“当时那批烧窑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掌窑的,脱坯的,雕花的,司火的,足足十几口子呢。”

钱耀宗吃了一惊,道:“出事故了吗?”

话篓子叹了一口气道:“不是,是出产这个瓶子的当晚,掌窑的高兴,喝了几口酒,不知怎么就死了。然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这十一个人,有失足落水的,有突发疾病的,还有一个老窑工,竟然在检查窑口时不小心睡着在里面,结果被活活烤死了。剩下三个怕了,便要辞工回老家,听说也不得善终。”

公蛎听得入了迷。钱耀宗呆呆发愣,话篓子的唾沫星子迸了他一脸,他都没什么反应。

话篓子猛地凑近,低声道:“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钱耀宗茫然地摇摇头。话篓子对自己讲话的效果显然十分满意,下巴高昂,点头微笑道:“血祭。这就是所谓的血祭。”

话音未落,一个脏兮兮的毛巾甩了过来,打在话篓子的眼睛上:“话篓子,你不编故事会死啊你?”管事的老伙计过来,在他头上狠狠敲了一爆栗,骂道:“整日不干正事,就知道吹牛打屁!赶紧招呼客人去!”回头朝钱耀宗赔笑道:“客官您别当真,他满嘴瞎话,编故事一套一套的。”又推话篓子,“赶紧给客人赔个不是。”

话篓子捂着右眼,松松垮垮鞠了一躬,不服气道:“血祭什么是我编的,可八年前越窑新窑口死了那么多人,总是真的吧?”

老伙计一把推开他,朝钱耀宗笑道:“孩子话,别理他。他说那个什么皿我不知道,但我在这行做得有些年头了,蛇纹瓶在川蜀一带很常见,只是中原百姓觉得蛇纹不如牡丹纹、祥云纹、缠枝花鸟纹什么的透着吉祥富贵,故市面上少见。所以这种瓶子也不是什么名贵东西,您想估价,要是不嫌弃老朽眼拙,改日带来我帮您瞧一瞧。”

公蛎唯恐那个青瓷瓶太贵自己赔不起。既然寻常,心中便没什么愧疚了,将手中茶一饮而尽,重新去找毕岸苏媚去了。

(二)

不过打碎瓶子一事比起被闷死在坟墓中的王翎瓦,简直不值得一提。公蛎心事重重,中午回去小睡了一会儿,竟然梦到王翎瓦,唇面乌青,在坟墓里又踢又打,不住地叫着“放我出来”,公蛎满头大汗从噩梦中醒来,简直身心崩溃。

冲动之下,公蛎甚至打算直接去报官。可夹着包裹走到了府衙门前又退缩了:若官府问起自己怎么知道此事,如何解释得清楚?要知道,掘人坟墓可是大罪。

如此这般,公蛎又在外徘徊了一个大半天,走得脚脖子都软了,也没想到个好办法。来到大马圈,看了一阵子赌钱,觉得甚无趣味,垂头丧气一屁股坐在一个拴马桩上。

后衣襟被人一拉。公蛎回头一看,却是二丫。不用说钱耀宗又来赌钱,随便将二丫丢在这里。

二丫笑眯眯道:“蛇哥哥,你怎么啦?”

公蛎心思烦乱,没工夫搭理她,敷衍道:“没事。”

二丫在公蛎面前蹲下,双手托腮,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道:“我也不开心。”

公蛎想起前日情景,但懒得多管闲事,不耐烦道:“你一个小屁孩,有什么不开心。”

二丫歪头看着他的脸色,讨好道:“你不开心,我便不开心。”

公蛎忍不住笑了,拨了拨她小葱一般的黄毛小辫,道:“我没有不开心。”忽然想到那个青瓷瓶,随口问道:“二丫,那晚的青瓷瓶……”

二丫撅嘴道:“我叫玉姬。”

公蛎道:“好好,玉姬。那晚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青瓷瓶,那个瓶子你知道哪里来的吗?”

二丫惊恐地往四周打量了一番,小声道:“我知道,是我爹偷我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