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第4/5页)

荀攸但笑不语,以他聪明的脑袋,当然知道曹操派他来是有重用他的意思。早先没想到夏侯惇是这样谦虚有礼的性子,本以为会与一位蛮不讲理的莽夫打交道,都做好了迂回隐忍的准备,谁能想到他竟出乎意料地好相处。有主将信任、配合,采用他的计策,战事这才接连胜利。他知道,只要辅佐好夏侯惇,待主公与袁绍分出胜负,他就能靠此战绩跻身主公身边的核心谋士之中了!

曹操这头,接受到了自己后方被人偷袭的消息,心头漏跳了一拍,总有些不安。袁绍就在此牵制着他的脚步,而曹仁已经去了南面防守,理智告诉他要多信任曹仁几分,将注意力集中在袁绍身上,心里却总担忧后方失守。

“孙家子不好好在江东吴地那边偏安一偶,反而跑来招惹我,待我打下袁绍,第一时间就是率军南下进攻吴地!”

曹操说得咬牙切齿,对偷袭他后边的孙策恨得牙痒痒,郭嘉见此宽慰曹操道:“孙家子武艺虽英勇,为人独断专横,却焦躁少谋,轻率无防备,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失败,主公不必为此而担忧,那是个天生做武将的人,现在却做了英主做的事,智谋不配位,身边若无谋士劝阻得住他,他肯定不行。”

郭嘉看人极准,又为曹操分析了如今江东的情况:“孙家看似统一了江东,实则根基不稳固,那边逃过去了那么多氏族,谁都不服气谁,他们只是暂时屈服于孙策的军队罢了,实则还是想要反抗孙家人。现在孙策率军离开,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就会联合起来攻打他的后方,到时候他渡江而来战线拉扯那么长,粮草供应不上,后方又出事,久攻不下曹仁将军,自己就会知难而退。”

曹操欣慰道:“有了奉孝此言,我才能放心进攻袁绍,好在这次带了你来,全靠你在帮我,才能稳住现在的局势啊!”

郭嘉闻言,露出了欣然的笑意。

而曹操说完这句话,摸了摸有些发痒的鼻子,连打了两个喷嚏。

此时的许昌,正在进行朝会,只见孔融当朝禀告帝王与尚书令:“袁军势大,而许昌即将面临吴地来的敌人进攻,如今正是腹背受敌的时候,弄的不好整个治下都会陷入战火之中。曹司空被袁绍打的节节败退,现在都从黎阳推到了濮阳,再这么下去,袁绍真的就要攻打到许昌了。恳请陛下明鉴,此事应当与冀州牧袁绍讲和。”

尚书令荀彧目光森冷,反驳孔融道:“主公与袁绍之军旗鼓相当,现在讲和,岂不是将陛下与天下拱手让给了冀州?”

孔融怒斥道:“袁绍手中有颜良、文丑等大将勇猛无敌,有汝南士人、颍川士人、清河士人的支持,多少谋士和武将啊!他袁氏四世三公,积累了那么多有才学的人,我们如何能够比得过他们的来势汹汹?”

“袁绍那些谋士,只是到内斗,不同地方来的矛盾愈演愈烈,难得的聪明人田丰有几分名气,却性子刚直、会以下犯上,还有的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小人,如何能与我们主公比?至于大将,还能与我们主公的大将比吗?对比主公的智将,他们不过是空有一身武力的匹夫罢了!”

荀彧将孔融的话全部打回,冷酷无情斥责孔融:“枉你还自好陛下忠臣,不仅不为陛下排忧解难,还一心要将陛下卖给乱臣贼子!”

孔融气得七窍生烟,高呼请求陛下明鉴,一切都是尚书令信口雌黄。

坐于上首的汉帝刘协终于有了一丝情绪波动,他淡淡地询问孔融:“孔卿,朕在洛阳举目无亲、流离失所的时候,袁绍是如何待朕的,朕还记得。”

现在打出勤王保驾的旗号,早干什么去了?!

刘协冷眼旁观,自从董妃死后,而他自己被迫于学业的压力每日挑灯夜读,再也没有心思去考虑那些生生死死。没有董承与董妃在他耳边念叨曹操要杀他,刘协自己边学习边想:要是曹操真要杀我,用得着天天找人盯着我学习?

甭管曹操现在是如何专断朝政的,有一件事却是事实,在他陷入困境,马上要饿死的时候,袁绍嫌弃他落魄,不予援手,其余诸侯忙着内斗,冷眼旁观,唯有曹操一路赶过来,重新迎接天子,让他恢复安稳的生活。

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逸,才令刘协时常想起曾经遭遇的巨大变故,他的母亲、何皇后、他的兄长都是在一夕之间就没了的,又有人不断念叨曹操要称帝,要杀死他,刘协不怕,不采取行动才怪。

现在所有的爪牙都被砍掉,左膀右臂损失大半,皇后的父亲,国舅爷伏完装死不搭理他们,刘协已经没了重新翻身的办法,还困于学习,每天都被迫念书。

他唯一寻思出来的一点就是,曹操好像没打算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