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第5/5页)

众人私底下一打听,发现竟是因为棉衣御寒效果上佳,于是纷纷效仿,找门路获得棉花种子,派奴仆们种上了。

糜竺发现了其中商机,前来找曹操商议,建议曹操将棉花推广开。

“这一批棉花能种成,还是因为官府用粮食来与百姓交换才促使他们愿意去试种新的作物,寻常百姓的想法中恐怕还是认为种粮食比较重要,”曹操道:“马上要打仗了,粮食的储存是必须的,至少最近一年,棉花是无法全面推广开的。”

糜竺又对曹操分析道:“大冬天不宜打仗,是因为寒霜会令兵卒冻伤冻死,而棉衣御寒效果那么好,若是能运用到军中,冻死的人将会变少,敌人无法在冬日进行出战而主公的兵卒又保存了可以作战的实力,是否会令战争的赢面更大呢?”

糜竺说的也有道理,曹操思索着,还真考虑上了提前推广普及棉花的可能。

若是他能供应给军中将士们棉衣,岂不是多了一项在冬日作战的保障?

对他现在的情况来说,增加多少底气都不为过,最早预计等雪融化,他与袁绍之间的角逐就要开始了,曹操规划着田地,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比起一上来进攻,还是像王八一样防守苟且着,拖延袁绍战耗更有利。

他将今年收货的棉花全部都分了下去,命令的人们加班加点粮道,寒冷的冬日里,兖州的官民都全都没有闲着。为了将粮道开辟到四州,曹操还请四州州牧派使者来许昌聚集分派任务,青州牧刘备将州中事物交托于下属,甚至亲自来了许昌与曹操会面。

众所周知,跟着曹操做事,是会上头的……

许昌皇宫之中,帝王刘协与伏皇后的父亲伏完诉说着心中的不安:“朝臣都说曹操把持朝政有不臣之心,专权弄国,也不知何时就会威胁到我的性命。”

伏完郑重鞠躬道:“陛下放心,就先由臣去试探一下曹司空!”

于是,伏完亲自去拜访了前来少府指派任务的曹操,他还没靠近,就被那一堆如山高的公文给惊着了,整个少府人声鼎沸,臣子们脚下生风忙碌成了一团,再看曹操的状态,询问各人实务,揪住一个又一个朝臣,负责相应职务的老臣被他差遣地直翻白眼。在务实的职务上,曹操不会安排那些慵懒清高的帝王旧臣,会留在少府的朝臣,多是闷头做事的实干人。

伏完:看来,曹操真是一心为过鞠躬尽瘁的治世之臣啊!

曹操蓦然抬头,见伏完站在那儿发呆,高声叫住了他,这一叫,伏完再也没能回去汉帝宫中。

曹操:别停歇,时间不多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汉未来靠你们啊!

“今年收成如何?赋税可有比去年上涨?存粮有多少了?”

“明年提前春耕可会影响收成?预测年后气候会如何,可有大雪,会受灾吗?”

“各地粮道可以用来运盐了,海边盐产量上涨,来年盐的税收绝对会上涨,要控制好价格!”

“边境的防护要做好,未免其他人侵扰我们,不如将新的城防建设用上,工匠们发明出来新的事物都要赏赐着,凡事有偷奸耍滑地都丢出去。”

“汉律补充编撰地如何了?在场可有律法大家?咦,伏国舅!伏国舅先别走,您不是精通汉律吗?不如来看看这些下臣们递上来的拟稿!”

伏完:……

袁绍那头,也同样在为揍曹操做准备,凡事只要扯到曹操,他就急,恨不得立刻冲到许昌将曹操给打败,将心比心,袁绍理所当然地以为曹操与他一样迫切地想要与他对战,于是他调动粮草与军队,大军一路迎着雪路往南行来,只等着雪一融化,就过河来与曹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