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5/6页)

众人一片应和,而段颍,他确实打算对学子们的营地来一场“敌袭”。

段颍带着两位辅教,在三更天悄悄潜入了学子们搭建的茅屋后面,还未靠近,就险些遇见了带着火棍的巡逻学子。

段颍眼眸一亮,当即拍板道:“这个班级学子的考核评定,列为甲等!”

学子们巡逻没有章法,甚至漏洞摆出,这些都不是大问题,能够在安逸的生活中想到要防患于未然,甚至留有后手,足以段颍对这一批长大成人的学子刮目相看。

段颍决定,待野训结束,在对五年级学子开放的军事课中设立巡逻布置、城防图纸绘制等课,以供日后打算从武的学子们学习到更为细致的内容。

半个月时间到了,直到结束,曹瞒他们都没有等到段颍来为他们制造“**”。

袁术见段颍迟迟没有动静,还有些嘀咕曹瞒想得太多:“都怪你想那么多,害我巡夜都没好好睡过。”

学子们按照约定好的时间与地点,在午时聚集在了段颍的驻扎地外,这一批学子中,大部分人在野外都生活成了“野人”!许多人变得不修边幅,下巴的胡子都粗糙了不少,他们好几天都没有洗衣服,身上又臭又狼狈。

曹瞒班中的近十位学子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这一群穿着光鲜亮丽兽皮的学子们惊呆了,他们之中有些人穿着自己洗干净的粗布衣裳,有些人穿着自己缝制的兽皮背心,还有人头上带着草编成的帽子!

其余学子惊于他们的模样,曹瞒等人又何尝不吃惊于他们的狼狈?

“你们怎么将自己搞成这样?十四天,也不至于将衣服弄成破布条吧!脸上那么多黑印,是没有去河里好好洗澡吗?”

“别提了,”其他班的学子们垂头丧气,悲愤道:“段子一把火将我们的茅屋给烧了,我们各自住的远,有些人建议在树林里搭建了窝棚凑合,也一样被烧了,所以就搞成了这幅德行。你说段子是不是与我们有仇?”

袁术听到此言,嘴巴微微长大,眼眸瞪圆:“他,他真来烧屋子了?!”

可为什么他们没有被烧屋子呢?

袁术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却见段颍来到众人面前,为众人宣布考核分:模仿三位教员生存的学子们,评为丙等。自行建造居住地生存,却被烧了屋子的学子们,评为乙等。曹瞒所在的班,众人齐心协力,不仅建造出足够安全的屋子,还另备方案建了石头搭建的棚,他们还派遣了“卫兵”巡逻防护,考虑周到,将大学四年所学全部都运用到了实践中,评为甲等!

段颍话音落下,曹瞒班中的学子们集体欢呼出声,互相拥抱以庆祝获得高分的喜悦,出力最多的曹瞒声望一时达到了同年级的顶峰。

为期半个月的野训结束后,学子们投入了真正轻松雀跃的大学五年学习中。

第五年的学习内容果真与前四年不同了,更加注重于各人特长的培养,学子们自由度高,能够选择修哪几门课程,再也不必全部都学个透彻。他们需要为毕业后的官途做准备,为毕业报告及以后上任打好基础。

曹瞒对自己的设想,是以后要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既想要做大将军去驱除鞑虏,又想做个文臣去治理国家,少年人贪心,将想要学习的课程都报上了名,整日里忙成了陀螺,在不同先生的课上轮流转,几乎没有停歇。

太学里的大部分先生都认识曹瞒,每当曹瞒来听课的时候,都喜欢点这位勤奋好学的学子来回答问题。

就连在太学外头的曹嵩都听同僚们说起了自己儿子勤奋好学的拼劲,不少人都夸曹嵩教子有方,生出了这样优秀的儿子,可真是为家族争光了。

曹嵩哈哈大笑:“我家阿瞒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以前他可不喜欢学习,能像现在这样好学,还是太学里的先生们教的好啊!”

曹嵩与有荣焉,看似在谦虚,尾巴几乎翘到了天上去。

要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期盼,就是将长子曹瞒培养成才,现在眼看着马上就能完成亡父与自己的愿望。曹嵩乐得回到家中给曹腾烧了不少纸钱,圆滚滚的身影跪在曹腾的灵堂前,得意洋洋诉说着自己这些年来对曹瞒含辛茹苦的教育,仿佛在向曹腾的灵位炫耀:父亲您看,当年您觉得儿子愚笨木讷,现在我将你孙子培养成才了,您高兴不高兴?

等到大学毕业考核结束,学子们陆陆续续开始为出仕写报告,这写报告将呈递到上头,只要通过,就能顺利毕业,踏入官场之中。

从考核结束,到四年级生升为五年级生的假期里,是曹瞒这一群五年级生能够逗留在太学最后的时期,这一批入学时一个个青涩幼嫩的小少年,都已经成长为了高个子的青少年。回首往昔,曹瞒在这里度过五年最关键的成长时期,这五年,他与太学结下了深厚的情感,这座培养了大汉近乎八成官员的太学,成为他心目中最为圣神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