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6/7页)

“我爹又不是海内名士,谁会举荐他啊?”曹瞒不能理解:“让他做文章可以,可管帝国的钱袋子,我爹他只会花钱,是个败家子,哪里会管帐?”

“要让大司农听到你这么做他,恐怕会打你屁股,”刘宏笑道:“是曹节和王甫共同举荐了他。你知道为什么。”

曹瞒沉默了。

是的他知道,在党锢发生以后,朝臣们对宦官敌意深重,眼看帝王再次任命宦官管理朝政,必将合力反抗,王甫与曹节为了自保,需要在朝堂之上经营自己人。

“这种时候我真懊恼懂得太多,若是糊涂一些,愚笨一些,也就不会为父亲担心了,”曹瞒小大人似的叹息,揉了揉眉心:“陛下,您可不能像先帝那样糊涂,千万别搞那些诛杀海内名士的事情。”

刘宏含糊地应了,他已经想好,当初谁反对他封母后为太后的,谁阻止他追封父亲与祖父的,全都是他的敌人!

那些“敌人”,无论是否是名士,全都慢慢清算。

他不准备告诉曹瞒这些,他也不想在曹瞒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朕打算重建太学,”刘宏转移了足够吸引曹瞒注意力的话题,对他细细说来:“太学失去了大半先生,连学生都散了,这对大汉的未来是不利的,因此,我准备派合适的人选去将太学重新收拾一番。补充太学里的先生,重新将学生叫回,继续未完成的学业。”

若当初没有进宫来学习,曹瞒今年该是太学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听闻刘宏要重建母校,曹瞒比谁都高兴:“那太好了!等太学重新恢复上课,我就让我爹安排我入学。”

刘宏摇了摇头,对曹瞒说道:“朕将指派曹大司农,负责重建太学事宜。当年令尊寒窗苦读十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太学,想必对太学有许多了解之处,他是合适的人选,朕相信他对太学的特殊感情,与每一位从太学毕业的学生一样纯粹。他会用心重建太学的。”

曹瞒深吸一口气,帝王真诚热情的关怀,令他在这一刻产生了莫大的压力。他与刘宏之间的差距,从刚开始的一条小溪,成了仰望高山大海。

曹瞒晃了晃脑袋,不去思考其他,他想着:只要两个人对对方真诚的心意没有变,即便是帝王与臣子,也可以私交甚笃。为了回报这样的厚爱,唯有努力进学,早日成长为厉害的人,到那时候,就真的可以实现之前拉钩约定好的愿望了......

最近几日,尘封已久的太学迎来了灿烂的阳光。

小学总长何颙,大学总长荀绲纷纷齐聚一堂,带领数十个教务人员,准备迎接陛下指定派遣的官员前来太学任职。

他来了!他终于来了!他带着钱袋子,带着帝王要重建太学的喜讯,住入了太学里头,成了整个太学名誉上的财务总长。

日后,缺资金了有人拨款,缺辎重了有人采购,缺少师资了有人帮忙上奏请愿,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曹嵩到达太学的第一日,迎来了太学众教员的热烈欢迎。

曹瞒背着笨重的小书箱,亦步亦趋地跟着父亲走入太学的雍丘之地——大学部,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曾经随父亲到最高的洛阳楼观赏过整个太学的景观,今日来到四面环水的大学部,才知道这里头究竟有多么大。高大的阙宇,大小阁楼足有数百,教师、住宿之地、膳食堂、练武场,应有尽有。

他一路东张西望看来看去,眼中异彩连连。

圆滚滚的曹嵩,带着穿着厚重的曹瞒,父子两人像一大一小两只仓鼠,一前一后走到了迎接新官到来的会议大厅。

曹瞒见着别来无恙的何颙,兴奋地连连挥手:“何先生,是我呀,你还记得我吗?”

曹嵩一巴掌摸上了曹瞒的脑门,阴测测道:“你就不能安静一些?为父要与总长们谈公事,自己一边玩去!”

见兴奋的曹瞒被老父亲镇压,何颙眸中染上笑意。

看来,入宫一趟,没有磨灭曹瞒的天性,他的眼睛一如既往明亮有神,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之心,这样就很好,这样他就放心了。

曹嵩要谈论正事,于是对曹瞒道:“你去藏书阁看会竹简,公事谈完了,我去找你。”

教员们不解为何曹嵩工作要带上儿子,唯有曹嵩头疼万分:以前没人撑腰,阿瞒玩起来都没个轻重,现在有了陛下撑腰,岂不是要闹翻了天?

曹瞒咧嘴应下,在其中一位先生的带路下来到了洛阳城中最大的藏书阁。

这座集合几代帝王与朝臣共同努力充实的藏书阁宏伟而壮观,其中竹简堆满了好几曾屋子,甚至还有珍贵的白色纸页修订出来的书籍!

曹瞒拿起一本白纸黑字硬封面的书,爱不释手地抚摸它比竹简更为柔软的质地,发出了惊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