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5/7页)

男修瞥了他一眼,生怕这小子受这个时代的旧思想影响,轻视女人会吃大亏!第二日,系统就换了一位粉衣女修来为曹瞒授课。

五侯太监下场了,当然要扶持新的太监来顶替内宫职务,在此前备受五侯“迫害”的曹节成了窦武与陈蕃等重臣的新宠。

曹节乖顺,听他们话,懂得感激,与人为善!

窦武很满意,陈蕃也很满意。

曹瞒眼睁睁看着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太监用一脸无害的表情,口腹蜜剑地忽悠人,时而在陈蕃等人面前提起曹腾。

什么恩师教导我要感恩,什么干爹曾言,太监应当谦卑恭顺,尽心服侍主子,不敢妄想权力财富。

不久,曹节升官发财,压在了五侯太监上头,拥有命令五侯做事的权力。

尽管有了更高的地位,他依旧谦卑,认真做自己份内之事,也没有利用职权来报复仇人的想法,窦武更满意了。

曹瞒指着曹节投影出来的白净面容,痛斥:“好一个不要脸的太监,竟敢踩在我祖父旧脉上上位!”

教导他的女修笑得花枝乱颤,手指轻点曹节虚影:“你且看好他是如何走到最高处的,这样的最佳教材,千载难逢!”

女修比男修更加狠,也许是女人天性喜爱八卦,她将曹节的生平,心理状态,如何发展到如今的转变,等等所有都扒得一清二楚,在她的眼中,曹节早就像一只被拔光了毛的白斩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被摊开供曹瞒学习研究。

诸侯国的世子们纷纷到了洛阳,其中最有望继承帝位的乃是一位名为刘鲦的皇亲重臣,他才华过人,在家乡有秉公办案的美名,封地任职期间官声极好,可谓是少年英才。

其余诸侯国世子亦不弱,有的小小年纪就举孝廉,做官,有的拜名士为师。

窦武为他们安排太监、宫女伺候,又安排伴读,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有希望能够登帝位的几位才子。唯有曹节,他选择了最惨的小可怜,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穷到揭不开锅的刘宏!

窦武疑惑问曹节:“你很看好他?”

曹节摇了摇头,轻声细语道:“奴婢有罪,只是看到这样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联想自己入宫前的悲苦,心生恻隐之心。”

窦武道:“这有什么罪,这是你的优点,与其他太监相比,我最看好的便是你的良善。”

对此,曹瞒指着窦武那张老脸义愤填膺地说道:“睁眼瞎啊!”

女修笑得更大声了。

曹节跪在地上,对窦武说道:“其他世子都有百官家中的子嗣做伴读,宏世子也不能少了伴读啊,这样才公平不是吗?”

窦武摇头:“他年纪太小,本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况且家里条件那么差,也没名师教,底子太差,做不了皇帝的。

曹节又道:“恩师之孙已经十一岁了,比宏世子同龄。”

窦武回味过来:“曹腾之孙?曹嵩之子?”

他沉吟道:“不可,本官可不答应曹嵩官复原职,你们再说也没用,这事没的说。”

曹节乖顺应了,安静退下,并未多加纠缠。

不久,陈蕃与李膺相继找到窦武,意思很明显:您都把曹大长秋的儿子给贬官了,还打算将人家孙子给打压下去吗?想一想当年曹腾对您的恩德,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窦武转念一想,刘宏继承位置的希望本就不大,将曹嵩之子接进来做伴读也没啥。

“行了,那便接他入宫吧!也算是回报当年曹腾的善举,让他孙子能有机会进学。”

名师教导的机会少,伴读们能够跟随世子们学到朝中重臣们教导的知识,那是少有的机会。

曹瞒目瞪口呆:“所以,我就这样被选为伴读了?陪一个十一岁的小屁孩学习?!”

女修摇了摇头,反问曹瞒:“你相信曹节的眼光吗?”

曹瞒对这位太监的深刻了解,他坦诚道:“虽然他喜欢骗人,心狠手辣,口腹蜜剑,但是他的脑子很聪明,眼光的话……好吧我相信。”

“他会选择一个毫无胜算的人来付出无用的劳动吗?”女修又问。

曹瞒垂下了头,若有所思:“所以曹节以为,这位宏世子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富贵险中求,”女修大笑:“这可是个疯太监!”

曹瞒自睡梦中睁开了眼,郁闷地坐了起来,他知道了那么多事情,哪里看不懂曹节将他当作了棋子在利用。

“父亲说的不错,我之前真的鲁莽了。”

曹瞒反思了一息,很快就打起了精神来。

跟着世子们学习耶!

朝堂重臣集中授课!

多好的机会,就算以后宏世子争夺皇位失败回老家,他能跟着学那么多知识也值得了。

至于进入内宫的暗潮汹涌、血雨腥风,别人会害怕,他曹瞒可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