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妙儿+李治(第3/4页)

李妙儿知道他们,知道的特别纤细:“每次考唐朝历史,我不作对所有题就被先生教训。就好像我是公主,就应该把题做对。”

皇帝们觉得她就是应该作对。

李妙儿小声问:“哥哥,为什么每个人都比壮?”

李弘捂着心口:“……我那堪与高祖、太宗相比。”

李世民把他拎进屋,关上门,合上窗子:“你爹娘将武氏的姐姐武顺(韩国夫人)陪葬在昭陵中,是什么缘故?”长孙无病还嘲笑我,说是拿走一个武氏,赔我一个武氏,雉奴怕你寂寞,我寂寞个鬼。她到是不嫉妒,我觉得膈应!昭陵中陪葬的除了后妃还有文武群臣,武氏算什么东西?

李弘只好尴尬的硬着头皮解释了半天,尴尬又不知所措。也没能强词夺理的解释出什么。

二人住在原定的顺位、给李治准备了许多建筑材料的地方。帝镇划分宅地很有规律,几百根木料、一千片瓦都是给李治准备的,奈何李弘插队。

他作为一个标准的孝顺儿子,除了每天看到祭品时都因为思念父母而落泪,此外就是开始勤勤恳恳的干活。

虽然累得要命,也要端端正正的坐着,仪态标准,只要李世民起身准备去干活,他就跟上去效劳,砍树自己上,抗树自己上,制约他成为标准孝子贤孙让祖父只动口不动手的唯一缺点是力气不足。

全镇居民都被孝道感动了,纷纷吐槽自己儿子:“太子都这么乖。”

“只要没当皇帝就是勤劳孝顺的好孩子。”

“我儿子真是太懒了。”

“不是说李治很宠他么?怎么没有恃宠而骄?”

“可能是真好?”

“李治貌忠实奸,加上一个武氏,能生出好孩子?”

“你有没有学过数学?负负得正。”“哎?”

李世民嫌他烦:“你回去休息,多吃肉。我和长孙去垂钓。”

……

青石山中按惯例有修行者负责解答人们的疑惑。

上官仪在地府迷茫的呆了几年,前往询问,奉上一袋稻谷:“学生上官仪,请问我生前所做,是不是做错了?”劝皇帝废后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忠臣不惜一死,但是我连累了太子。太子李忠本来被废为庶人之后安安稳稳的活着,武氏是为了构陷我,才把太子也牵连出来。

白胡子老头从来不看新闻,反问道:“你做了什么?”

后面排队的群众:“哎呀您就是上官仪啊!”

“这就是劝李唐皇帝废后的那个人呐。”

“都说了劝和不劝离。”

“听说后来要谋反。”

“也不知道文官为啥想谋反,家里有几个打手啊就想谋反。”

“胡说八道,上官公没想谋反是被人诬陷。是吧上官公我可喜欢您的诗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嘿嘿嘿。”

白胡子老头:“哦我知道了。你们快闭嘴吧。”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心魔都没你们烦人,有点什么事都抢着说话,一个个的还想问我为什么修行不成功?上官仪做了什么事你们说的比他还快。

上官仪的嘴张了又张,终于能说话了:“是这样。请老仙师指点迷津。”

白胡子老头问旁边的白头发老太太:“你说呢?”

老夫人:“武氏的事我略有耳闻,多少人前仆后继死在她要不要当皇后的事上,她命犯……你所做之事既对也错,这样吧,你去凶凶阎君所辖城池,有一条卖海货的街,街头第三家,你去看着,不要说话。”

上官仪不明所以,人们都说青石山中的神仙能给人开示,比庙里的和尚灵验一些。正好自己苦闷无奈,几次见到李忠更是抬不起头,就依言找了过去。

嬴政虽然勉强承认了凶凶阎君的花名,但所辖的城池不能叫凶凶城,就干脆叫秦城。

秦这个字始终被沿用,作为人间的国号、封号,并非特指秦始皇。

秦城是由十几个勤劳肯干的官员代管,城中与别的城池没有什么不同,每个城都有这样一条街,商人几千斤几万斤的和夜叉买海带,然后拉过去出售。

海货有一条街,主要是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的干货,以及拌好的各种腌菜,石花菜熬煮成的果冻,浑浊的半透明质地,软滑爽口。一条街从头到尾弥漫着海腥味,时常有猫蹲在这里吐纳呼吸。

上官仪找过去,看这里连坐下来喝茶的地方都没有,站在旁边看了一会,众人逐渐投来异样的目光。看这人穿的干干净净的,过来盯着海带发呆,好奇怪。

只好排出一把钱:“有好酒吗?你备些小菜。”

“有有有,您只管放心。”小伙计很勤劳,除了一筐新鲜海胆之外,还有腌海带、酱海带、醋泡海带、烤海带、油炒海带、裙带菜豆腐羹、凉拌海蜇皮、拌石花菜冻、紫菜海鲜馄饨汤,还有加了海苔的胡饼,很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