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玄奘+萧后(第2/5页)

“不想。”

大臣们连番上奏:“太子成亲了,是不是该从陛下寝宫搬出去了?”孩子长大了应该独立这件事我们就不说了,都册封为太子了,去东宫里住着好吗?和太子妃住在一起赶紧生孩子好不好呀?陛下您的寝宫里不仅有史官跟着,还有宫妃才人、宫人。您身体好的时候召幸嫔妃,太子就在隔壁,这不好。

皇帝的寝宫不是卧房,是那宫殿整体,但是这也只有一墙之隔,出出入入的都能看见。

侍奉更衣的才人天天能看见晋王、皇子。李世民早起没穿衣服的时候,女儿不能进屋,李治却可以跑进去和父亲腻一会…万一昨天晚上…

大臣们不敢明说,努力隐晦的暗示暗示。

最终还是让李治赶紧生孩子这一条劝动了皇帝。毕竟他皇帝召幸宫妃,太子没法把太子妃从东宫叫过来,睡一觉,第二天再送回去。

李明达拉着哥哥衣袖:“哥哥o(╥﹏╥)o~不要走…”

李治:“嘤。”想回去和妃妾睡觉,又想陪着柔弱可爱的妹妹多呆一会。

小公主送哥哥到宫门口,依依不舍洒泪分别。有时候李治不忙的时候,再从宫门口折返回去,送妹妹回她的书房。

李世民最受不了这个:“好了别走了。”

……

扶苏本来在肉饼和肉夹馍之间犹豫不决,父亲突然前来探望,他只好买一篮脆枣和一罐冼氏甜汤回去。假装自己最近真的在试辟谷。

嬴政很满意,拈了一枚脆枣:“你知道镇子里他们打架,使唢呐吵人吗?”

“我略有耳闻,听说十分刺耳,让人难过。”

“你怎么什么都不告诉我呢。”

扶苏一怔,严肃的端坐着:“这种小事何劳您操心?当时……阎君在忙于筹备海门后面的道路,无暇顾及这些杂事。我也只有这一件事瞒着您。”

嬴政对此不做回答,任何涉及到战争和争端的事,都应该提前想好相应的应对方式,平时联系头脑想好各种方法预备起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刘邦当年还没有唢呐,如果有,他也一样会用。那时候你怎么办?”汉朝和三国年间都没有唢呐,到晋末才有。

他最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和汉朝交锋时,对面有一把唢呐,那我怎么办?以刘邦的脾气肯定会拿来用。想了很久,没有想出破解的办法,还写错了两个字。

扶苏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还和朋友、下属探讨了几次。匠作监中都是能工巧匠,虽然文学性差了点,却极富巧思:“我与人探讨过这件事,锣鼓可以试着与之匹敌,实在不行,只能同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咱们俩也买两只唢呐,对着他们吹。

吹到最后看谁先聋。

嬴政:“……”

扶苏也觉得这个方式有点蠢,提出了另一个解决办法:“想办法造投石机或床弩,贯穿土垛。”

嬴政:“……”你那会要是做得出来,早就做了。理论上讲的头头是道,没有锛凿斧锯也没有木匠技艺,在这里纸上谈兵。

“你是不是傻?”

“啊?”

“对面在吹唢呐的时候,无力反抗,摸过去杀他一次即可。”我儿子是思维不够活跃啊。

扶苏:“父亲,您听过这种乐器吗?”这东西到底凭什么算是乐器……特意去欣赏了一次,回来头疼了两天。别说是和宫廷雅乐相比,就算是和村歌小调比也很难听。要在对方吹奏的时候摸过去杀人,可以,但对方只要两三个人聚在一起,一个吹,另外两个御敌,真的攻不过去,撑住一首曲子就不行了,那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刘盈手里玩着一只大海螺,忍不住发笑:“以逸待劳就好。吹奏乐器不比弹琴,很伤气力的。”

始皇偶尔弹琴,大多数时间只是欣赏音乐。

扶苏也是一样,弹琴击鼓比较擅长,没练过鼓着腮帮子一顿狂吹的。

话题到此为止了,开始继续好好喝汤:“这甜汤的滋味不错。”

“那家店叫冼氏。”

“冼夫人的冼?”

“对。”

“百越是个好地方。”

……

独孤元贞现在在打击‘返老还童药’、‘生发药’、‘美容药’方面卓有成效,傻老百姓试过药觉得不灵,会被假药贩子找各种借口忽悠走。独孤皇后没那么好忽悠,直接就去报官。天长日久和市令局的关系太好了,甚至知道他们公厨中做的肉包子舍得放肉,但鱼汤里只有一丁点咸鱼,以致于本来不愿意当差的元贞皇后,现在也做了市令。

当然不是为了肉包子,是为了做事方便。

原先抓着卖假药的还得去报官,现在不用了,自己就是官,自己就能抓人。穿着便衣吃吃喝喝,遇到坑人的小商贩直接逮走,省事!

又以‘让我儿子试药’的名义申请了随时可以去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