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治理+战后

给阎君献策稳定地府的人有很多,只有四份最为出众,值得探讨。阎君们就一边处理各种公务,一边写给天帝的总结汇报,一边探讨这些献策。那些愚蠢可笑的直接送去厨房烧火了。

霍光提出:我听说狱尉的工作从来没有人检查,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这样不好。希望阎君能每隔一段时间派人抽查各个地狱的现状,在罪鬼逃出来变成恶鬼之前会有征召的。我在人间听说地府发生了这样的事,十分心痛。但地府的确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出现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奇怪。

阎君们一致同意:“这个说得对。”“我们之前对狱尉太放心了。”

“说的没错,但是深坑地狱的那个情况,就算派人去审查也看不出来吧?”

“是哦,谁能想到不是每天移动吊杆也能留下问题呢。”

“白起知道但是他不说。”

“这话太绝对了,他不说对他又有什么好处?我觉得是姓窦的”

尉缭子:地府的兵力安排需要重新布置防御,训练也有问题。

(附两本书,分别是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事无巨细,写的特别清楚,可以直接照方抓药。)

他住在诸子百家的画中山,听见事情闹大了才出来看,才知道前因后果。

诸葛亮提出:州郡县的城隍等级制度,应该军权层层辖制,没有必要每位城隍都屯兵那么多,人间的战场是不断转移的,应该由州城隍统一大量驻军,在某地要开始打仗之前派兵过去准备抓魂魄就够了,没必要每个地区每个城隍都屯兵,兵力分散不如集中。官府需要对百姓传道受业,引导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我这份奏折之前上过两次,阎君看到过吗?

阎君拿过尉缭子谏书和他的对比着看了看,话说的差不多,也是集中兵力,分兵是大忌,只不过尉缭子建议是屯兵于鬼门和人间的几个兵家必争之地——人间在哪儿屯兵,咱们就在那儿屯兵。

王猛提出:地府只有十二座城池,太少,太不安全。经此一事,我希望地府能成立一些村镇,哪怕没有城墙也好过百姓们散居在荒原大地上。有了村镇就便于管理、指挥,遇事时也能有一个重心团结。现在的地府虽然很公平,每人五亩宅地,但这就造成了只能从房舍中看出谁家更富贵更精神,没有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大局。我去看了,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被恶鬼撕碎的百姓招魂回来也几乎疯了,没有被撕碎的人也被吓得六神无主。地府也需要开始教育百姓,现在儒释道和玄学四家争锋,百里不同俗,潜移默化的影响百姓是来不及了,必须教育他们。

阎君们又探讨了一番:“提到教育这个问题,刘秀这些年隔几年就写信,说地府应该加强教育。”

“其实这些建议我们以前都看过,谁写的记不得了,好像他们都觉得这也对。”

嬴政立刻反对:“刘秀最提倡儒家,施行仁政而不是法治。如果是他,将来的判官们容易给人法外施恩。比其他来,刘庄更合适。虽然急躁但要求高。”

仁政的意思是:认错了吗?好,下不为例。

而法治则是:你犯法了?拖出去受刑。

抱着猫的阎君使劲摸猫:“我觉得采用哪种方略并不重要,主要是靠人。是吧?当皇帝的把法律和国家大框架改来改去,分封制,亡国了,郡县制也亡国了,非刘姓不封王,以诸藩为屏,于是刘姓谋反。杜绝外戚杜绝本族,大臣谋反。这就又回到以诸藩为屏,然后呢,就是八王之乱。国家的兴衰和他们采用哪种方式来治国没有太大关系,重点则是由谁治。”

“没错。”

把自己拔秃的阎君:“儒家讲修身道德,王莽年轻时可谓圣贤,真是圣贤我跟你们说,在他为了救济灾民开始吃素,把车卖了,布衣蔬食不近女色,我都被感动了,把他列入阎君备选的行列中。”

嬴政:“我一直以为鬼神不可欺。”

阎君摸了摸秃掉的部分:“谁知道他那时候是沽名钓誉,还是真心实意呢。这人虽然迂腐,但年轻时确实和我们是一类,心里想什么不要紧,难的是做什么。想杀人的未必敢杀人,想做个好人的也未必敢做个好人。可惜啊,刘欣幸宠董贤,王莽可能是崩溃了吧,书上都写才德兼备的人居于高位,他就打算这么做。结果董贤靠脸赢了……王莽年轻时姿色不比董贤差。”

嬴政大为惊奇:“真的吗?”他看到的是一个长相普通神态偏激刻薄崩溃的老头。

“有人收了王莽的画像,你要看吗?”

嬴政笑了笑:“不必了。我相信你。”

“哎呦,我要是喜欢男人,我都要爱上你了。”奉行清心寡欲的女阎君笑了起来。

“别和有妇之夫开这种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