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战国+谢罪+献策(第5/6页)

“官员同样可以用。我拿了两把弩和十袋箭去见祖先们,坐船到附近才走过去。用你的印信即可。”坐的距离不远,战国镇地处偏僻,几乎是不会有人路过的地方,河渠也没有挖到附近。“地府的镇长比阎君还稀少,不过你可以试试。以后再搬运东西能轻松一些。”

扶苏回去的时候信心十足的买了一个冬瓜,抱到船上,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拿镇长的印信放在船头脏兮兮的木头块上,那些人放的是写了名字籍贯和职务的铜牌、银牌,他没有那种东西,但在人间印信就相当于那东西。果然有效!一动不动的船立刻飘荡到了河中心。

他用了比平时更长的时间,也更累,抱着冬瓜回到帝镇中。

扛着冬瓜往里走时,看到一个背着弓箭的年轻人趴在屏障上,急切的往里看着。

扶苏:“年轻人,你来找谁?你是谁的儿子么?”为了避免百姓的魂魄天天围观皇帝,这壁垒外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靠近。项羽来找人都得隔着十几米放箭,他能来到这里,要么是当过太子,要么是某个皇帝很喜欢的儿子,那可能性就海了去了。

年轻人转过头来,二十多岁的模样,他的脸色苍白,胸口有一大片血迹:“我是曹髦。”

他的样貌保持在临死前的状态,魏朝的皇室诸王从来都不得自由,之前提过,不只是曹植,任何一个诸侯都不能参与朝政,不能离开封地,不能管辖封地中的大事。十三岁继位,一直到二十岁死,一直都处于司马昭的威胁和压迫之下。

扶苏讶然:“是你。”他当然记得这个年轻人,几次和司马昭夺权未果,亲自带兵冲杀,以自己被砍死,彻底把司马家敲定为乱臣贼子。

曹髦没有再吭声,围绕着帝镇走远了。

那条过去用来等着掉落祭品,可以随时收缩的长廊处搭着几条五颜六色的布料,皇后们对于现在染房能制出来的颜色不满意,正在自己买了药材、染料和碱、上锈的铁片自己染布玩。

皇帝们当然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给她们劈够足够多的柴火,再预备下足够多的清水就可以了。

刘盈冲了出来,冲向他,一把抱住扶苏和冬瓜:“哈!我就知道你不会有事。”还有闲心去买冬瓜!果然解释清楚了。

扶苏抱了抱他,单手抱着冬瓜,搂着刘盈的肩膀:“曹髦是怎么回事?我两天没回家,出这么大事。”

“三天没回家。曹髦最近几年一直都鬼鬼祟祟的过来盯着司马昭看,之前距离远,你没注意。前天项羽来找你,他又往咱们家射箭,曹髦看见了,今天也拿了弓箭来,射了司马师司马昭。”

刘彻正在和父亲一起吃着毛豆,喝酒聊天,看到对门小两口抱了个冬瓜,觉得很好笑,想风趣的点评一下,又没抓住最好笑的点。

对门的刘邦正在整理两麻袋的东西,站起身仔细看了看,高声打招呼:“嚯,生了个瓜娃子。”

王静烟笑喷了。

刘启没坐稳直接连着马札一起笑倒在地,刘彻倒是没喷,他机智又镇定的在高祖站起来时就没喝酒。

扶苏自己都想笑,他的确是用抱孩子的姿势抱着冬瓜,这样省力啊,一只手兜住了,靠在肩上就行,扛着得两只手扶着,反倒费力。刘盈翻了个白眼,心中也觉得好笑。

回去把将近三尺长的大冬瓜切下去半个,分赠给友人,然后找来张春华,开炖。

摘下插在谷仓房顶上的箭,展开上面的信,哦,没什么大事,相约打一架。

……

嬴政自从二十五岁以后就不会示弱。

今天已经尽力煽情,吕雉还是给他添了三段搁在开篇处。

普通鬼卒为了尽职尽责,捉阳间的幽魂来到阴间安歇,日夜不能休息,当了当差之后算是妻离子散,过年也不能团圆,整日奔忙在路上,吃凉饭团硬面饼,喝河水,押送着迷茫的魂魄,和家人只能短暂的相望,实在是可惨。

那些有心报效阎君,为这个公正无私、太平清明的地府出一份力的士人常常为虚名所束缚,不好意思来做普通的鬼卒或是主动前来考试,他们被人间的虚名所束缚,进退两难,徘徊不定。

我们这些判官虽然忙却快乐,但十一位阎君要审核数万判官的审判之事,令判官们忧愁痛心,像阎君这样有上古遗风的君王实在是难得,如果你们累倒了,又该如何?每次审幽魂时,看着瘫在墙角呼呼大睡的鬼差,再看看门外满天飞来飞去的纸张,让人不由得放满速度,想让阎君歇一歇,也想让这些可怜的差人歇一歇。

吕雉吹了吹纸张:“\(^o^)/~好啦,这张纸放在前面正合适。因为你心疼他们,才要出这个主意,给阎君和鬼卒减少压力。”

他看的赞叹不已:“写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