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元姬+杨艳(第2/4页)

什么叫人会变?像是皇甫谧那样从小满村疯玩的人,那叫会变。皇甫谧到二十岁才开始认字读书,成为史学家,等到四十二岁得了风痹,半边身子不好使,才开始学医给自己扎好又写了一本流传千古的《针灸甲乙经》,那种人太少见了!有几个人能浪费二十年时光还能异军突起?

呃,他玩的也是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游习兵,是他祖父皇甫嵩的兵法,也不傻。到现在成了一代名家,名医名士,司马昭司马炎都想见他。

至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不会的,要么一个孩子一开始就聪明有远见卓识,要么永远不够控制大局。

张春华哐哐哐弄了四个菜,然后煮了一锅椒盐蚕豆,拿了一瓶酒,除了司马懿意外的人都都叫过来喝酒:“元姬,来给你接风。儿子,来喝酒,何以解忧。”

赵飞燕闻着味儿过来:“吃什么?给我一碗。咦?这位小美人是谁?怎么不打扮呢?”

王元姬素来节俭,成了太后依然自己纺纱织布,不要华丽的摆设,吃饭不讲究美味,穿能看出来被反复洗过的衣服——真丝这种东西过几遍水或用皂角洗会掉色和抽丝,不复一开始的美丽光泽,看重享乐的人尽量不洗衣服,穿几次就扔。她现在身上穿的衣服只有染色,没有纹绣装饰,头发也只是挽着。“我喜欢节俭……你是谁?”

张春华介绍给她。

王元姬对于以舞技和乱国著名的皇后没有半点好感,只好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赵飞燕端着蚕豆走了。

王元姬这才开始打听,这里两排房子,看起来贫富不同,怎么面积都是一样大?又这样荒凉无人?只有篱笆墙?她有常识,富人的府邸应该是高墙大院,可是这里没有高墙,也没有大院。还有吕雉……

婆母给她科普了一番,丈夫又介绍了这镇子里都有谁。

王元姬很节俭,舍不得把祭品大手大脚的卖掉,还有点叹息:“何必祭祀这么多东西呢。”

在反复确认食物真的不会放坏,如果晾的时间太长会晾干之后。没有卖掉自己的祭品,以一种很强的收纳能力把祭品都整理好,摞的高高的,和刘备买了几大捆草绳子,和司马昭一起把祭下来的羊羔和乳猪捆扎结实,稳稳当当的塞进新盖的仓库里。其他小碟的菜肴,每天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摞起来。

陪葬的食物永远会存在于陪葬器皿中,只会慢慢失去味道和口感。

祭品则是吃掉就没了,不知道这是什么缘由,但就是这样。

她去向薄姬、窦漪房、王静烟、马明德学习,找人打听如何自己做织布机。俭朴一直都是皇后的美德中最耀眼的一项,皇后亲自养蚕织布那是能载入史册的!

如果时常穿着自己做的衣裳,那简直能和黄帝的贤妻、哪位发明了养蚕织布的嫘祖相提并论了。其实有些人是为了节俭,有些人只是为了成就感和打发时间。张春华不喜欢织布,她觉得坐在织布机前重复动作很蠢,但王元姬觉得这正好可以充满节奏感的思考。

养蚕有一个固定步骤。第一步,去找刘备买个大竹匾。

第二步,在去镇子里的树上抓蚕。

第三步,让你男人每天去撸桑树叶,最好能在自己家门口种几颗桑树。

养蚕爱好者中只有明德马皇后爱读书:“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或许我们的五亩宅地,就是以此来安排的。”

王静烟读过书但不怎么爱读:“对。”

王元姬发散思维,心说难道这是这朝廷的暗示,让我们衣帛食肉安居乐业吗?

另外俩人听的懂,却不得有什么意义。

这些蚕也是犯了罪的鬼,本该去人间当蚕,被安排这个帝镇的人安排到这树上定点刷新,和竹子、树木一样,都是提供给他们的原材料。虽然警惕皇帝这个善于惹事的职业,怕他们出门一步就能搅动风云颠覆地府,必须严格控制,但也不能让他们没房子住、没衣服穿,至于为什么不提供成品……开玩笑吗,不得给人找点事做?

刘备现在淡定的很,刘禅死下来之后本来要送到他这里来,他有些难过,又不想让他过来见到曹丕,让自己再一次丢人现眼,就特意要求交给张飞,嘱咐张飞按照一天三顿饭骂他。唉,送到帝镇来又能如何?除了骂他过早开城投降之外,还能说什么?他老子都敌不过曹操,他又能如何?阿斗啊,阿斗……

自己待着没事就编草鞋、斗笠、筐等东西摆在自己家的栅栏上卖,他现在还出不去。司马昭夫妇来买竹匾和竹筐时,也没有涨价,价格很公道:“两只烧鸡。”

城里当然比这便宜的多,但谁愿意为了买一个竹匾、一个斗笠、走到几十里外的城镇里?算上路费等于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