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这会儿赵呈旌也走了过来,手里还擎着半块芙蓉糕,听见这句,便对东淑道:“我早就叮嘱过他啦,这种大家子里的事情,可都是祸从口出的,一定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明值点头道:“我只是觉着这件事怕跟姐姐有关,所以才忍不住说了。”

东淑摸了摸他的头。赵呈旌冷不防却说道:“其实叫我看啊,要是休妻是真的,早一步的话,兴许少奶奶不会死呢。”

“这是怎么说?”东淑看着他人小鬼大的样子,笑问。

赵呈旌忽然似想到什么,放下手中的芙蓉糕,看着东淑认真说道:“姨姨你不如回萧府住几天吧,我觉着这李府里的风水不太好。”

东淑更是诧异,忍着笑:“我更不懂了。”

这会儿屋里只有一个甘棠,还在外间,赵呈旌便靠过来,认真说道:“要不然,怎么先好好地二爷没了,如今大奶奶也这样呢?”

东淑笑道:“小孩子家的,也说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赵呈旌皱眉道:“可不是子虚乌有,我是有凭有据的。”

江明值好奇地问:“什么凭据?”

赵呈旌道:“大奶奶也就罢了,比如府内二爷,我曾听过我父亲跟母亲说过的,本来要把二爷调到南边……忘了是个什么地方,总之很偏僻穷苦的,母亲还不懂为什么二爷一个武官要远调,说那一路上可都是些什么瘴疠地方,多虎豹狼虫的,只有发配的人才到哪种地方去。我爹就说是历练二爷之类的,我也不懂。可后来还没有调走二爷竟就死在府内了,所以我说,要是二爷早走了,那路上再危险也未必会死吧?”

东淑听了这些,微微一震,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明值却当了真,忙握住东淑的手道:“姐姐,呈旌的话有理,不然的话怎么会这么巧呢?不如、不如你先回萧府再住几天吧?”

东淑才忙扫去思虑之色,笑道:“你怎么也跟着这么说?如果真的有什么风水邪祟之论,那也是以前的,如今三爷回来了,自然就好了,你们难道觉着三爷压不住邪祟吗?”

明值忙道:“当然能的!”

赵呈旌想了一想也笑道:“小姨,刚刚的这些话你千万别跟三爷说,万一他觉着我们多嘴就糟了。”

东淑捏了捏他的小脸蛋:“知道了。”

这夜,李衾竟不回来了。

东淑独自卧床,想起明值跟赵呈旌的话,心里隐隐知道了缘故。

李衾……必然是已经查明了旧事,所以才想悄然不动的把这两人打发了吧。

事实的确如此,所以当初李衾在李持酒面前才说“皇上不该插手我的家事”之类的话。

他本来做了安排,可是想不到人算终究不如天算。

其实对东淑来说,她在找回了记忆之后,也曾起过要报复这两人的念头。

但是袁南风宫中突然遇险,倒如同上天听见了她的心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后来杨瑞身死,李持酒危急,紧接着自己又有了身孕,李衾在外不知如何,几方面风雨连环,让人喘不过气来,更加顾不上这些了。

李衾当着她的面儿,半个字儿也不提过去的事情,跟这些有关的也一概噤声。

这其实倒合东淑的心意,毕竟那不是什么可挂在嘴上的过往。

另外,一个是他的大嫂子,一个是他的手足兄弟,难道叫他去杀人?

为了她萧东淑不惜杀了一个太子已经很够了,若接二连三把至亲都杀了,太过残暴,到底不是他的性子。

而她自己,有时想起自然恨不得尽数杀了,但幸而始作俑者杨瑞已经死了,袁南风自打宫内被辱,看样子也好不了多久了。

她自己还怀着身孕,一为保养,二为德行,索性便不去想这些事了。

没想到李衾瞒着她这样筹谋过。

帐子里,东淑长长地吁了口气,到现在她终于可以彻底把旧事放下了。

可是东淑虽然知道了这些,却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个李持酒呢。

当夜,东淑沉沉睡去,睡到半宿便做了个梦。

等到醒来,那梦却模糊不清的,只是心竟跳的很快,扶额想了想,仿佛……是跟李持酒有关。

可太过混乱了,居然分不清是吉是凶。

看窗纸上仍旧一片暗色,忙问甘棠是几更了,李衾回来了没有。

答却说寅时不到,李衾自然也没回来。

而与此同时,在夜最深沉的时候,兵部之中却灯火通明。

之前李衾才回到兵部,就给众将士围住,原来最新得到消息,狄人知道启朝皇帝亲征,竟从相城倾巢而出直扑营门关,准备把在营门关的李持酒也围困至死,若是能够一鼓作气的杀了启朝皇帝,这对战事自然不言而喻。

李衾听了此事,忖度着入了内院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