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3/7页)

跟着丽太妃退出体和殿的时候,袁少奶奶看向皇太后,太后向着她使了个眼色,自然是叫她别把今日的事情往外透露。

于是跟着丽太妃往翊坤宫而行,宫道之中,太妃就问:“刚刚体和殿怎么了?”

袁氏垂着头,不敢说话。

丽太妃道:“你总该知道谁是自己人,我再怎么样,根儿还是在李家。而你也是李家的人,咱们是一荣共荣的,你可明白?”

袁南风听了这句泪又落了下来:“娘娘……”

她其实也知道,这宫内没有不透风的墙,宫外的人一时半会儿不知道也罢了,但是在皇宫中,刚刚又给那些妃嫔、宫女等目睹过,就算她不说,丽太妃也会很快知道。

当下竭力忍着泪,便小声把刚遇到皇帝,差点儿给非礼的事情说了。

丽太妃听了后,脸色煞白,半天没有出声。

袁少奶奶忍着哽咽,低声道:“太妃娘娘知道就罢了,横竖今日无事……以后大不了我不进宫了便是。”

丽太妃调整了脸上神情,尽量温和无事地抚慰说道:“今日大概是皇上喝多了,酒后乱性、或者是把你错认为是哪个妃嫔了。你不在宫内,所以不知道,皇上这些日子常在后宫跟那些妃嫔嬉闹,其中当然也有为了子嗣的缘故……你若知道,自然就知道避嫌了,不会贸然把体和殿走。”

袁氏听了太妃说皇帝经常在内殿嬉游,不免想到那假冒皇太后懿旨传话的小宫女。

她知道自己是中了人家的计了,可到底是什么人心思如此歹毒?且她自诩平日里待人从来面面俱到,并不肯轻易得罪人,又有谁这么仇视自己呢?

袁氏思来想去,实在想不通。

丽太妃不免也叮嘱过她,也是叫她不要把今日的事情同别人说起。

于是回到了翊坤宫,果然众人正要告退了。

其中方氏见袁少奶奶竟换了一身衣裳,连脸上都好像换了妆似的,便道:“大嫂子,你怎么还有空儿换衣裙呢,大家可都在这里等着你。”

又看她的衣裳是宫内的,便又笑道:“太后娘娘果然还是宠顾自家人,瞧,还特意弄了宫装给大嫂子呢,我们就没这福气,真真羡慕的很。”

袁氏听着方少奶奶的话,一句句无心的话却如同无形的刀子戳在自己心上。

她看向方氏,几乎忍不住就想怒斥方氏几句,可又知道这样的话反而更引人疑心,于是心里竭力隐忍,脸上却是一阵红一阵白。

幸而丽太妃在旁调停说道:“太后娘娘是讲究的人,怕永福宫内有病气过了人,所以才特叫她换了一身衣裳,这是太后的仁德,疼顾小辈而已。”

大家听了,不免也都纷纷称扬,于是告退而出,往宫外去了。

出了宫门,各自上了车轿,袁氏瘫倒在轿子里,回想之前体和殿的事情,仍旧神志恍惚,痛不欲生。

突然想起自己的贴身丫鬟,恐怕她泄露了机密。

忙要叫来嘱咐,却是另一个跟随的嬷嬷跑到跟前道:“少奶奶叫婉儿吗?之前太后娘娘说她很顶用,就留在宫内了。”

袁氏听了,心头一震凉意,却知道那丫头只怕凶多吉少了。

她抬手在胸口轻轻抚过,手掌却又逐渐握成了拳,她一边儿觉着那丫头留在宫中,自然不至于在外头多嘴了,自己可以松口气;可另一边儿,又觉着十分悲凉。

众人回到李府,入内休整,薛老太太又格外问起袁氏她去见皇太后的经过。

袁少奶奶少不得打起精神应付了几句,只说道:“太后娘娘身体已然大好,还说改日要传咱们进宫好好说话呢。”

“娘娘对你果然是恩重,”薛老太太点点头,又拧眉问道:“对了,怎么又听说跟随你的那丫鬟婉儿触怒了皇上?是为什么?”

袁氏道:“这个我也不清楚,我已经去见娘娘了,那丫头就在外间,多半是她不懂规矩,不知哪里冲撞了……不过我想丽太妃娘娘定会替她说情的。老太太倒是不必惦记。”

薛老夫人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道:“咱们府的丫头这么不顶用了,到了宫内也会出错儿!还冒犯了皇上,你该好好地教管他们才是!”

袁氏急忙垂头领命。

薛老夫人却又想起一件事来:“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先前二房那里好好的又死了一个妾,风言风语的说是给那叫绿云的逼死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可处置过了?”

方氏在旁瞄着袁少奶奶,不等袁氏开口,她就立刻快嘴说道:“回老太太的话,死了的查姨娘倒是个可怜的,肚子里都有了我们二爷的骨血了,还是个男丁,竟生生地给挤兑死了,一尸两命,那阵子我晚上都睡不着的,发丧的时候还特叮嘱二爷好生做足了仪仗,免得那死了的不安宁。本来照查姨娘的丫头说,确实是绿云叫人克扣了她们的东西,逼得查姨娘一怒之下才自尽的,偏我那一阵病的糊里糊涂的,自保都不能呢,哪里还知道屋里发生的这些事,等知道了后,本来想打发了绿云,是大嫂子慈悲,她对我说毕竟绿云还有个儿子,到底叫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