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5页)

小厮并不进门,里间又有两个打扮格外不同的萧宪的贴身书童出来,代替了他们。

东淑便跟甘棠跟乘云道:“你们留在门边上等着,别进去。”

甘棠一愣,连乘云也呆了呆。

那书童正给东淑行了礼,听她这么说,便瞅着乘云跟甘棠笑道:“我们三爷的规矩,这书房是闲人免进的……经常来往的大人们都知道。”

说着便看东淑:“少奶奶也知道?是从哪里听说的?”

东淑一愣,只听里头是萧宪不耐烦道:“谁叫你在外头跟人唠家常吗?”

书童吐吐舌头,忙躬身退后。

东淑进了书房之中,慢慢地抬手自将幂篱解了下来。

那书童跟在身旁走进来,才要伸手接过来,猛然看见东淑的脸,顿时吓得惊叫了声,缩手后退。

东淑却很知道他的意思:“别怕,我只是长的跟你们姑娘有几分相似,却并不是她。”

书童兀自惊魂未定,转头看向萧宪。

恰萧宪从里头缓步走出来,见状喝道:“没用的东西!出去!”

书童的脸上白一阵青一阵的,虽然答应了,仍是不停地回头看东淑。

东淑便把幂篱搭在桌上:“要见萧大人一面真是不易啊。”

萧宪见她穿着褐金色的对襟夹衣,里头却是珍珠白的绸子中衣,底下是淡青绫子裙,沉郁淡雅。大概是天热又走了太多路,额头略有汗意,脸儿红扑扑的,一双眼睛都格外润泽。

萧宪心中暗叹了声,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明白李衾患得患失,迷惘不知所措的心情。

“少奶奶且坐了说话,”他转头看向扇架上一把绢丝双面绣花鸟的团扇,“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少奶奶突然亲临,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东淑道:“确是有事想烦劳萧大人。”

萧宪道:“可是为了镇远侯的事?”

“大人已经知道了?”

萧宪道:“我毕竟还在这个位子上,若是这种事还不知道……那就是个没用的聋子了。”

东淑问道:“那大人是何时知道的?”

“你的意思是问我,若是知道的话,为何在顺义侯府没有透出半分来,对吗?”萧宪回头。

东淑道:“不敢。”

萧宪说道:“这件事内侍司做的很隐秘,我也是离开顺义侯府的时候才知道的。”他说了这句,一笑道:“不过李大人应该比咱们消息灵通许多吧。……你既然来找我,可是想让我帮忙救镇远侯出来?”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东淑道:“确有此意。”

萧宪说:“那你可是真看得起我了。不过,你放着现成可用的人不找,怎么要舍近求远呢?”

东淑问道:“敢问萧大人所说的‘现成可用的人’,是李尚书大人吗?”

萧宪点头:“他是知根知底的,皇上跟皇后面前又说的上话,自然比我更顶用。”

原本的确是这样的。

但东淑第一个找的就是李衾了,可惜那人是个冰山,任凭她费尽心机也无动于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找萧宪。

东淑又知道萧大人心高气傲,只怕不乐意自己当“第二”,于是便巧言令色的:“李大人虽能耐,但我只觉着萧大人您不论是人品性格,还是行事之上都比李大人要可靠,所以才来找您的。”

“是吗?”萧宪诧异的扬眉。

东淑露出和蔼可信的笑容。

萧宪看着她这个眼熟的笑容,却又慢慢皱了眉。

萧东淑有时候求他做什么为难的事情之时,也是这般口灿莲花的说破天,这笑容竟也似如出一辙,不过是仗着她生得好又讨喜,故意哄人上钩的罢了,那给她这般求的人往往也从不忍拒绝。

萧宪听见自己心里发出很沉重的一声叹息。

要真的是妹子,那该多好啊。

他一摇头,把那些胡思乱想都抛开了去:“这件事吗,如你所言非常的为难。但是也不是不能商量,你先前叫那个小厮来,说什么你又找到了一样难得的古玩珍品,这可是真的?”

东淑笑道:“怎么敢欺骗萧大人呢,当然是真。”

“那、是什么?”萧宪这才有些急切的问。

原来先前东淑让乘云递拜帖的时候,突然想起萧宪跟自己在顺义侯府“不欢而散”,这会儿自己巴巴地要见——萧宪这个人又很聪明,只怕早也知道她的来意,试问这种情形下他怎么肯见自己呢?

所以东淑特意嘱咐了乘云一句话,只让他告诉萧宪,她又得了一样珍奇古董,按照萧宪那心性,就算未必全信,可也一定得要见一见的。

果然如她所料。

听萧宪询问,东淑便道:“那是西晋越窑的青釉褐斑瓷,甚是罕见。”

还未说完,萧宪道:“若是这个东西,倒也不算极珍贵。”

东淑道:“最难得的是一套,青黄色釉短颈双耳罐,三足盘,还有一个钵碗,底下有印记,不像是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