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三 鬼之笛(第3/6页)

一面想着。一面来到物见楼再仔细听,发现声音还是从更南方飘过来的。

就这样,不断往南寻访,最后竟来到罗城门。

罗城门耸立在一片荒凄晦暗的夜色中。

站在罗城门门楼下抬头看,玄象之音是从城楼顶层飘来的。

小童一直劝博雅回去,到了这里,已经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了。

此刻,博雅全然忘记了小童的存在,侧耳聆听着玄象的倾诉。

这是何等美妙的音色呀!

琴音袅袅娜娜,如烟如丝,溶在黑暗里,绕过荒凉衰败的罗城门的城楼,御风而去。真是凄美得令人屏息的音色啊!

玄象琵琶的良质固然重要,弹奏者的技艺也绝非泛泛。是什么样的琵琶高手在炫奇斗巧?仿佛并非此世中人在弹奏着。

此非世人所弹拔。定有鬼怪巧弄之。

细听琵琶的声音,一曲才终,另一曲又马上开始……

博雅听着出神入化的曲子。

过了一阵子,琵琶声终于停了下来。

“喂——”博雅从城门下朝上面喊道, “请问门楼上弹琵琶的是哪一位呀?”

可是没有回答。

博雅的头上,惟有浓浓的夜暗重重铺漫开来。

“那声音实为宫中失窃的琵琶名品玄象。圣上不胜悲恸,已卧病在床。不知您能否把玄象琵琶还回来?‘’博雅开门见山地说。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门楼上垂下一根绳子,把琵琶系了下来。

博雅取下来一看,正是琵琶玄象。

那之后,再怎么询问,门楼上也只有无声的静默。

经历一番周折,博雅终于取回玄象,把事情经过禀告天皇。

村上天皇十分高兴。

“原来是鬼怪把它盗走了。”

实在是惊叹不已。

此玄象如同有生命者。技巧差者弹之,怒而不鸣,若蒙尘垢,久未弹奏,亦怒而不鸣。其胆色如是。

某次遇火灾,人不及取出,玄象竟自出于庭院之中。此等奇事,不胜枚举。众说纷纭,相传至今。

关于玄象琵琶,《今昔物语集》还保留着上述记载。

根据《续教训抄》记述,式部卿宫曾对源博雅怀有恶意。

这种恶意,大概就是恨,怨恨。

传说式部卿宫这位与博雅有着血缘关系的亲王,曾对博雅恨之入骨。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怨恨,《续教训抄》没有记载。

式部卿宫曾下令“勇徒等数十人”刺杀博雅。由此看来,应该不是一般的怨结了。

一个夜晚,受式部卿宫指使的勇徒们,潜入博雅家中打算袭击他。令人吃惊的是,博雅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毫无觉察。

不管怎么讲,如果仇恨到了欲置对方于死地的地步。

作为受袭的一方,心里多少应有所察觉才是常理。可是从博雅当晚的情形来看,根本找不出他对式部卿宫的仇恨有一丝提防的痕迹。

欲刺杀博雅的男子们,夜阑更深时潜入博雅家里。此时,博雅还没有就寝,寝室西边还敞开着一扇格子拉门。

也就是说,他任格子拉门大开着,正忘情地远眺着黎明将近时分,挂在西边山峦峰顶的明月。

“多好的月色啊!”

可以想见,他会陶然欲醉,当时还在这样自言自语吧。

好像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有人竟要加害于他这种俗事。

因为他毫无防备的姿态,勇徒们反倒畏缩不前了。

从博雅的这种样子来看,式部卿宫对他的仇恨,可以想像,并不是什么争抢官爵、美女之类的俗事。

或许,所谓的仇怨倒是跟两人都至为钟爱的音乐有关。涉及音乐的时候,博雅会不会狠狠地刺伤过式部卿宫的内心呢?

可是,博雅根本没有察觉自己曾经伤害过式部卿宫。

不这样去思考,是无法理解当时搏雅的神情的。

先不去管这些了。

博雅望着明月,取出大筚篥,把它放到唇边。

筚篥。是一种传自中国的古代竹制管乐器。

博雅开始吹起来。

筚篥清澄如水的音色。在夜风中飘荡开来。

博雅是绝代的乐中高手。音乐是博雅为月色而心旌摇曳。尽心之所感所思而率性吹出的。

坐在卧床边、吹着筚篥的博雅眼里,已是热泪盈眶。

不仅吹奏者内心深为触动,聆听者的内心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勇徒们望着博雅。耳聆充满商声的笛音,“不觉泪下”,《今昔物语集》这样记载。

连一帮剽悍之士都不知不觉感动得流下泪来。

这样一来,实在无法动手刺杀博雅了。

勇徒们回到式部卿宫那里,如实向他报告所闻所见的情形。

“我们怎么都无法下手啊。”

勇徒们将博雅的神情向式部卿宫一一叙述。式部卿宫也不禁泪流满面。

“同流热泪而捐弃怨怼。”《今昔物语集》这样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