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蟾蜍(第4/8页)

晴明少有地认真说道。

好一阵沉默。

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使八听来更觉得四周寂静无声。

突然,刚才抿着嘴的博雅又在黑暗中说话了。

“知道吗,晴明……”

博雅直率地说:“即便你是妖怪,我博雅也站在你一边。”

语调低沉而坚决。

“好汉子,博雅……”

晴明只说出这么一句。

只有牛车的声响。

牛车依然向着黑暗中的某个目标前行。

完全弄不清楚是在向东还是向西走。

“哎,晴明,究竟是向哪里去呀? ”

博雅忍不住问道。

“那地方恐怕说了你也不明白。”

“莫非真的要去刚才提到的冥界? ”

“大致上说的话,可能也属于那种地方。”

晴明说道。

“喂喂! ”

“别又去摸刀,博雅。那得稍后一点才需要。你有你的任务。”

“净说些不明不白的话。但是,你总得告诉我。走这一趟是为了什么目的嘛。”

“这话也有道理。”

“我们是去干什么? ”

“大约四天前,应天门出怪事了。”

“什么?!”

“你没听说?”

“哦。”

“其实应天门是漏雨的。”

晴明突然说出一件令人意外的事。

“漏雨? ”

“它从前就那样。尤其是刮西风的雨夜,一定会漏雨。

可查看过之后,却发现屋顶并没有问题。这种事嘛,倒是常有的。“”不属于怪事? “

“别急,博雅。虽然屋顶没坏,但漏雨是事实。于是,前些天终于要修理了。

有一名木工,爬到应天门上仔细检查了……“

“噢。”

“在检查时,木工发现,屋顶下有一块木板有些不对劲。”

“怎么回事? ”

“哦,他发现那块木板看上去是整块的,但其实是厚度相同的两块板叠起来的。”

“然后呢? ”

“他取出那块板,打开一看,两块板子之间竟嵌了一块木牌。”

“是什么木牌? ”

“写着真言的木牌。”

“真言? ”

“就是孔雀明王的咒。”

“什么是孔雀明王的咒? ”

“从前,在天竺,孔雀以吃掉毒虫、毒蛇等著称。孔雀明王,就是降服魔灵的尊神。”

“噢……”

“也就是说,恐怕是高野或天台的某位和尚,为了抑压魔灵,写下这牌子,放在那里。”

“噢。”

“木工想把牌子取出,结果却把它弄坏了。把它摆回原位的第二天,刮了西风下了雨,可是应天门不漏雨了。但是,当天晚上就出了事。”

“竟有这种事情……”

“看来,不漏雨是要出怪事的。”

“漏雨和怪事之间有联系? ”

“不可能没有关系。贴木牌压邪,是大家都在做的,可是,回应也很厉害……”

“回应? ”

“比如说,用咒来限制怪事——就像用绳子把你捆绑起来,让你动弹不得。”

“捆我? ”

“对。你被捆,生气吧? ”

“生气。”

“而且捆得越紧越生气,对不对? ”

“那当然。”

“如果费一番工夫弄开了绳子呢? ”

“我可能会去砍那个捆我的人吧。”

“这就对啦,博雅。”

“什么对了? ”

“就是说嘛,用咒将妖魅限制得太紧的话,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结果让妖魅变得更恶毒。”

“你好像是在说我啊。”

“只是用你来打个比喻而已。当然不是说你。”

“没事,你接着说。”

“所以得把咒松一松。”

“噢……”

“不要绑得太紧,要有一点点松动的余地。”

“哦……”

不过,博雅看上去还是接受不了的样子。

“所谓一点点的松动,就是让它在被封禁的地方,还是能做一点坏事的。以这件事为例,就是用漏雨来体现。”

“不错。”

博雅点点头,好歹明白了的样子。

“那。怪事又是怎么回事呢? ”

“事情发生在第二天晚上。”

“本应该是个刮西风、下雨的晚上吧? ”

“没错。木工想弄清楚漏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带上自己的徒弟,在那个雨夜上应天门去查看。到了那儿一看,雨不漏了,倒是遇上了怪事。”

“什么怪事? ”

“是个孩子。”

“孩子? ”

“对。说是有一个孩子,头朝下抱着柱子,瞪着木工和他的徒弟……”

“用手脚抱着柱子? ”

“就是那样。用两条腿、两只手。他们正要登上门楼,把灯火一抬高,就发现一个小孩子贴在柱子上,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据说那小孩子从高处“噗”地向两人吐出一口白气。

“嗬! ”

“那小孩子从柱子爬上天花板,能在六尺多高的空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