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柳宗元(第8/9页)
“我也没打算为诗文拼命呀——”
白乐天打断柳宗元的话。
“我的事就此打住,继续你的话题,如何呢?”
“说得也是。”
柳宗元点头,视线从白乐天移至空海身上。
“空海先生,老实说,我有一、二事相求。”
“您尽管开口吧。”
“一件我已说过,就是请让我今天与你们同行。”
“另外一件呢?”空海问。
柳宗元看了看身边的人。有空海、橘逸势、柳宗元、白居易,加上张彦高、两名卫士及大猴。
“您方便对我说的话,也可以对大猴说。”空海说道。
“啊,您说的是,空海先生。之前我看见您将蛇藏了起来。您那种行为,该说是出于侠义之心吧,我相信您那时的心情。”
“然后呢?”
“喔,老实说,我有封信想请您帮我解读。”
“信?如果是信,何必要我效劳,您自己不也读得通——”
“空海先生,因为那封信是用贵国语言所写的。”
“倭语?”
“不错。”柳宗元点头。
“现在信在您手上吗?”
柳宗元摇头:
“放在某处。”
“那封信与这件事有关吗?”
“是的。我认为有关。”
“不过,如果是倭语,也未必得我啊。长安城里,形形色色的人比比皆是。”
“此事说来惭愧。因为我身边没有懂倭语又可信任的人。”
“原来如此——”
“空海先生,如我刚才所言,我们时间不多了。要对合适的人先作种种调查,再与对方交往,然后托付此事,这对一般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程序,我们却无暇进行了。”
“您是说,若是我的话——”
“既然不能照一般程序来,只好相信直觉。我从白乐天那儿听闻您的大名,加上张彦高也提过您,我马上明白,他们口中的空海就是那天我所遇见的空海。如此一来,我根本不用再考虑。”
“无论如何,我会尽力效劳。”
“不胜感激之至。”
“话说用倭语所写的那封信,到底是哪位写的——”
“您大概也知道吧。是晁衡大人。”
“晁衡?!”
空海反刍这个名字时,一直在旁静默不语的逸势,突然大声说:
“是安倍仲麻吕吗?!”
他难掩兴奋语气接道:
“请务必、务必要让我们看那封信。我们可求之不得。”
安倍仲麻吕。
是安倍船守之子,生于七○一年,与李白同年。
七一六年时,他以十六岁之龄被推派为遣唐留学生,翌年,与吉备真备、僧人玄昉随同第八次遣唐使多治比县守跨海渡唐,这已经是八十八年前的旧事了。
当时,正是玄宗皇帝主政时期,李白、杜甫全聚集在长安城。
大唐王朝连绵盛开的巨大花朵、玄宗皇帝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在当时均尚未展开。
八
一行人策马于春日旷野。
柳宗元。
白乐天。
空海。
橘逸势。
张彦高。
大猴。
六人各怀心思,马儿正穿越秦始皇陵寝,驰骋于春日旷野之中。
柳絮在风中纷飞。
九
一行人已身在目的地了。
放眼望去,地面上柔和浅淡的青翠,随风摇曳。
棉树的新绿,映入眼帘,娇嫩得令人心痛。
风起叶动,棉树新叶纷纷随风起伏。
风,顺着缓坡吹动嫩绿新叶,扶摇直上,然后,出其不意地消失于苍苍云天。
风没有一定的方向。
然而,也并非漫天吹拂。
风随着肉眼无法看见的大气,一起律动呼吸。
看那嫩绿新叶临风漫舞的模样,令人心情畅快。
田畦处处可见的柳树,其新抽枝芽也随风摇曳摆动。
此一大地竟是如此广袤,无边无际。
空海站立于这片广袤天地的中心点,尽情呼吸丰沛润泽的大气。
自己的肉身,仿佛极其轻易地与天地合而为一。
肉体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是风的一部分,也是容纳看得见、看不见、所有这一切的宇宙的一部分。
心,也是如此。
心是肉体的一部分。
肉体也是心的一部分。
这不是理论。
是空海亲身感受、体会出来的。
空海立于曼陀罗之中。
发怔出神,仿佛陶醉于曼陀罗的境界,悠然自得地跨出脚步。
逸势在远处,忧心忡忡地望着空海。
一旁是大猴。
再一旁是白乐天。
再一旁是柳宗元。
再一旁是张彦高。
再一旁是徐文强。
还有卫士数名。
此刻,对空海来说,逸势的心脏跳动历历在目。
他感觉得出,所有看得见、看不见、感知得到、感知不到的一切,彼此之间都有一条无形的线连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