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明月心如 第二十三章 兵连祸结(第5/9页)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忠和钱文义在东平镇守,其余人随我离开东平城浩浩荡荡向南进发。仁、廉、勇三营两万余人出发时几乎毫无声息,我骑马走在队伍中间,看着整齐的军容,心中也颇为得意。文侯一直想要训练一支无敌的雄师,对军纪抓得极严,四相军团中,最先达到文侯之愿的倒是人数最多的地军团。

这支队伍纵不能说是无敌,也当能够纵横天下,势不可挡。看着一列列士兵无声地出城,整齐划一,动作迅速,我胸中也升起一股豪气。

名将之号,离我也已不远了吧。

南安城位于东平与五羊两城之间,依海而建,与五羊城一样是个靠海的城市。与海靖伯孙琢之的海靖省隔海相望。海靖省是个大岛,一片荒凉,人烟稀少,阖岛之民不过六十万,大帝得国后,伽洛王遗臣在此还割据十余年,直到十二名将中的孙英跨海东征,方才归降。孙英降服海靖后,被封为海靖伯,世代镇守,现在的孙琢之也是孙英的第十一代子孙了。因为海靖省地广人稀,两百多年来,地位一直和西部偏僻的朗月省不相上下,加上历代孙氏城主都比较宽厚,海靖省两百年来未起兵灾,加上孤悬海外,民风淳朴柔弱,据说孙琢之的两万兵战斗力比禁军还差,当初五峰船主的海贼纵横海上,孙琢之实力远在他之上,却对他毫无办法。南安城虽然名列十二名城之一,也因为夹在五羊城与东平城之间,外围又有海靖省作为屏障,所以连兵都没有,结果蛇人兵锋所向,南安城几乎毫无抵抗就陷落了。

到现在,蛇人在南安经营也有数年之久,不知这座城池被它们改建成什么样了。在地军团停下来打尖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帐中,一边读着那部《皇舆周行记》,一边想着。就在这时,帐外响起了冯奇的声音:“楚将军,我们抓到几个奸细。”

我吓了一大跳,蛇人居然将奸细派到这里来了?我撩起帐帘,走到外面,一边道:“有几个?有没有逃掉的?”刚走到外面,只见冯奇他们押着的,并不是蛇人,却是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这些人瘦得皮包骨头,面有菜色,身上也很脏。我诧道:“奸细指的是他们么?”

冯奇道:“是,将军,他们居然敢来偷取我军粮食,被曹将军抓到了十来个,我们想定然还有另外的,查了查,果然在这儿抓到他们两个。”

是被蛇人赶出南安城后,四处流浪的难民吧。我心中一酸,道:“快放开他们吧。”

冯奇道:“楚将军,他们可是……”

“就算他们是被蛇人赶来的,那也是迫不得已,叫人煮点粥给他们喝。”我看了看四周,又道:“曹将军捉到的那些人呢?”

冯奇有些迟疑,道:“大概都被曹将军斩了吧,方才我就听见他骂人。”

我急急向外走去,道:“冯奇,叫伙房多煮些粥。”我知道曹闻道性子很急躁,说不定真会杀人,所以连忙向他的营地走去。曹闻道的营地就在我边上,地军团的营帐成一个大圈的样子,首尾相连,我就在杨易和曹闻道两营之间搭了个小帐篷,小王子则在中心。

刚到曹闻道的帐外,便听他大声道:“姓杨的,虽然你是五德营的首将,不过我姓曹的可轮不到你来教训!”听声音,大是气愤,大概与杨易有了口角。当初杨易出走,一半是觉得自己是邢铁风远亲,终究不会为文侯所容,另一半也是与曹闻道相处得不太好,觉得曹闻道与我十分接近,他定不能为我信任。只是曹闻道人虽有些粗莽,但颇识大体,也知道自己不及杨易有才能,因此杨易成为仁字营统领后,他并不反对,可两人终究尚存芥蒂,现在这怒火终于发泄出来了。我生怕他们吵起来,快步走了两步,正要说,却听得杨易和声道:“曹将军,你勇猛无敌,在下佩服之至,只是这些人分明只是难民,还是饶了他们为是。”

原来他们也是为了难民的处置起了争执。我走到曹闻道帐外,两个卫兵见是我,打了个立正,道:“楚将军到!”

他们话音刚落,曹闻道已一头从帐中钻了出来,道:“统制,这么晚了你还过来么。”

我道:“老远就听得你的声音,出什么事了?”

曹闻道道:“统制你来得正好,方才我抓到几个奸细,杨将军说他们是难民,要我别杀他们。”

杨易自己也做过死囚,因此更能理解一些这些难民的难处吧。我默默地叹了口气,小声道:“曹兄,有件事我想求你,请你答应我。”

曹闻道正要撩起帐帘,听我说得这么郑重,呆了呆道:“统制,你有什么吩咐直说便是。”

“就算那几人真是奸细,也别伤他们,把他们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