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 名词索引[17]

由于本书中的人名、地名数量极多,这份索引不但提供了页数参考[18],而且对每个人名、地名作出了简短说明。这些说明并没有概括正文提到的全部内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说明也大多写得极短。然而这样一份索引仍然难免庞大,我采用了各种方法来精简篇幅。

这个精简过程主要涉及这样的事实—精灵语名称的英语译名也经常作为名称独立使用。例如,辛葛王居住的地方既称为“明霓国斯”,又称为“千石窟宫殿”,有时二者还同时出现。我对这类情况的基本处理方法是,将精灵语名称和它译成的含义列进同一条目,如此一来,条目下的页数参考不限于当前条目本身(例如,“埃霍瑞亚斯”下的页数参考也包括那些列在“环抱山脉”下的)。英语译名只有在独立出现时才给出单独的条目,但只简单地指向主条目。说明中用引号括起来的部分是该名称的翻译,其中很多都在故事正文中出现过(例如:“孤岛”埃瑞西亚),但我又另外补充了很多。还有一些未曾翻译的名称,相关信息收录在《附录》当中。

有很多头衔和正式称谓只以英语形式出现,没有给出精灵语原文,例如“大君王”(the Elder King)和“两支亲族”(the Two Kindreds),这类名称我有选择地列出,不过绝大部分都已包括在内。除了少数几个像“贝烈瑞安德”、“维拉”这样频繁出现的名称,页数参考都力求完整列出(有时还包括条目所指的主体出现,但没有被直接提名的页数)。对那些出现频繁的名称,我用了“见多处”这个说法,[19]但有选择地给出了重要段落的页数参考。此外,有些诺多族王子被提及时仅仅是为了介绍他们的子孙或家族,这种情况不作为页数参考列在其人条目下。[20]

对《魔戒》的参考则列出书名、部数和章数。

关于译名的说明

本版的译名与世纪文景版《魔戒》一致,但与过去出版的联经版及译林旧版、译林新版都有区别。为方便读者了解精灵语名称的正确读法,还列出了音标读音注释。

汉语普通话发音与精灵语、矮人语有极大不同,中文译名不可能精确体现原文,只能尽量贴近,且不可避免会有种种妥协,还请读者理解。此外,精灵语名称的翻译方法与现代英语名称的标准翻译方法必须有所区别。现代英语名称通常不必考虑词根含义,依照发音定字即可,但精灵语名称通常由有意义的词根组成,必须予以体现,不能单纯依照发音来定字。例如,-rond与-lond对应的中文读音相近,但词根的含义大相径庭:-rond意为“穹顶”,故作“隆德”,而-lond意为“港口”,故作“泷德”。

精灵语名称翻译的原则可以概括为:(1)译名首先体现词根,不成词根的部分再参考读音选择用字(例如Noldolantë,-lantë作为词根译作“兰提”,故该词译作“诺多兰提”,而不是采取lan译作“蓝”的原则译成“诺多蓝提”)。(2)相同词根尽可能采用相同译法,不同词根尽可能采用不同译法;词根译法参见本书的附录部分。(3)相同读音尽可能采用相同译法,不同读音尽可能采用不同译法。

下表包含若干词根,但不拘泥于词根。

出于达和雅的考虑,一些译名不符合上述基本原则,属于特例:

Alqualondë:译为“澳阔泷迪”(而非“阿尔夸泷迪”),更为美观。

Aman:译为“阿门洲”(而非“阿曼洲”),取其双关含义。

Aragorn:译为“阿拉贡”(而非“阿拉国恩”),这是约定俗成的译法。

Atalantë:译为“亚特兰提”(而非“阿塔兰提”),以便确立与亚特兰提斯传说的联系。

Barad-dûr:译为“巴拉督尔”(而非“巴拉德督尔”),这既是各版《魔戒》约定俗成的译法,也是为了忠实读音。

Beren:译为“贝伦”(而非“贝仁”),既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也是约定俗成的译法。

Celegorm:译为“凯勒巩”(而非“凯勒戈尔姆”),更为美观。

Eä:译为“一亚”(而非“埃雅”),取其独一之意。

Eru:译为“一如”(而非“埃茹”),同上。

Edain:译为“伊甸人”(而非“阿丹人”—Edain是Adan的复数形式),取其双关含义。

Fëanor:译为“费艾诺”(而非“费阿诺”),更为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