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与第三纪元(第6/10页)
未料,伊熙尔杜一行人被一支埋伏在迷雾山脉中的奥克大军击败了。他们趁他不备,突袭了他设在大河与大绿林之间的营地,那里邻近“金鸢尾沼地”{Gladden Fields。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中指出该地名应意译,故译作“金鸢尾沼地”。347。}洛埃格·宁格罗隆{Loeg Ningloron,辛达语,水生金色花朵的池塘。476。},因他以为所有的敌人都已经被消灭,便掉以轻心,未设警戒{此事在《未完的传说》中有不同版本。}。随他同行的人几乎尽数被杀,其中包括他三个年长的儿子,埃兰都尔{Elendur,昆雅语。258。}、阿拉坦{Aratan,昆雅语,王族之人。70。}和奇尔扬{Ciryon,昆雅语,意思与“船”有关。171。}。不过他在奔赴战场前将妻子与幺子维蓝迪尔{Valandil,昆雅语,热爱维拉之人。768。}留在了伊姆拉缀斯。伊熙尔杜本人借着魔戒之力得以逃脱,因他戴上它时便隐去身形,无人能见。但奥克循着气味与足迹追踪他,直到他来到大河边跳下水去。在河中,魔戒背叛了他,为自己的创造者报了仇。它在伊熙尔杜游泳时自他指上滑脱,沉落到水底。于是,奥克发现了正在河中奋力泅水的伊熙尔杜,他身中多箭,就此丧命。伊熙尔杜一行人中,只有三人在流浪许久后翻越山脉返回,他们当中有一位是伊熙尔杜的侍从欧赫塔{Ohtar,大概是辛达语,武士。604。},埃兰迪尔之剑的碎片便是交托给他保管。
就这样,纳熙尔剑及时交到了身在伊姆拉缀斯的维蓝迪尔手中,他成了伊熙尔杜的继承人,然而剑身已断,剑上光芒已灭,并且它未被重铸。埃尔隆德大人预言,除非统御之戒失而复得,索隆再度归返,否则纳熙尔剑就不会重铸,然而精灵与人类都希望这些事永远不会发生。
维蓝迪尔定居在安努米那斯,但他的族人已经式微,很多人在达戈拉德、魔多和金鸢尾沼地战死,如今努门诺尔人和埃利阿多的人类数量太少,甚至不足以住满整片土地,或维持当年埃兰迪尔兴建的所有城镇。维蓝迪尔之后第七代国王是埃雅仁都尔{Eärendur,昆雅语,大海的朋友。227。},过了他统治的时期,西方之地的人类,也就是北方的杜内丹人,又分裂成几个小王国,各拥其主,继而被他们的敌人逐一吞灭。年复一年,他们人丁凋落,直到荣光消逝,仅余荒草中一堆堆青冢。最后得以留存的,只有一支在荒野中隐秘游荡的奇异民族,其他人类不知道他们家乡在何处,旅行的目的何在。惟有伊姆拉缀斯的埃尔隆德之家中,还有人记得他们承自何人。然而,世世代代以来,伊熙尔杜的诸位继承人一直珍藏着纳熙尔剑的碎片。他们的血脉自父及子,代代未绝。
在南方,刚铎王国存立下来,有段时间国力增长,其威势与财富直追衰落之前的努门诺尔。刚铎的国民兴建了高塔与坚固的城池,以及可以容纳很多船只进出的港口。戴着有翼王冠的历代人类之王受到来自各地、说各种语言的人们的敬畏。种在米那斯阿诺尔王宫前的白树,茂盛生长了很多年。那棵树的种子是伊熙尔杜越过汪洋深水自努门诺尔带出来的,而努门诺尔白树的种子来自阿瓦隆尼,阿瓦隆尼的白树则来自上古时期的维林诺,彼时世界初创,万物衔新。
但是,中洲时光飞逝,岁月消磨,刚铎还是衰颓了,阿纳瑞安之子美尼尔迪尔的血脉终至断绝。因努门诺尔人与其他人类种族广泛通婚,以至于血统混杂,他们的力量和智慧衰减,寿数缩短,对魔多的监视也松懈了。美尼尔迪尔一脉的第二十三代国王泰伦纳{Telemnar,昆雅语。714。}在位期间,一场瘟疫乘着黑风自东方来,国王及其子女无一幸免,刚铎很多国民也因此丧生。于是,设立在魔多边境上的各处碉堡都被废弃,米那斯伊希尔人去城空,邪恶再度秘密潜回黑暗之地,戈埚洛斯的遍野灰烬如遇阴风般瑟瑟扰动,黑暗的阴影在那地聚集。据说,那其实就是索隆称为“那兹古尔”的乌来力—九戒灵。他们隐藏了许久,如今回来为主人的计划做准备,因为索隆的力量已经又开始壮大。
埃雅尼尔{Eärnil,昆雅语,爱海的人。228。}在位期间,戒灵发动了第一次攻击。他们趁夜离开魔多,越过阴影山脉,占领米那斯伊希尔作为据点。他们将它变得极其恐怖,无人敢多望一眼。从此之后,那城改名为“妖术之塔”米那斯魔古尔{Minas Morgul,辛达语。526。},它与西方的米那斯阿诺尔争战不止。接着,因人口大量减少而废弃已久的欧斯吉利亚斯也变成了废墟之地、幽灵之城。不过米那斯阿诺尔存留下来,改名为“守卫之塔”米那斯提力斯{Minas Tirith,辛达语。528。},因国王命人在城中兴建了一座白塔,它极高极美,可监视大片土地。米那斯提力斯始终傲然矗立,坚不可摧,白树也依然在城中的王宫前盛开了一段时日。残存的努门诺尔人仍然在那里把守过河的通道,抵挡米那斯魔古尔的恐怖侵袭,以及奥克、怪物与邪恶人类等一切西方之敌的攻击。因此,在他们背后,安都因河以西的土地得到了保护,免受战乱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