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殁日之章 第七章 祸起(第3/4页)

「…他没事的。有一点点忧郁…」她惊觉所有的人都竖尖耳朵听她们讲话,不禁有些尴尬。

她生性淡漠,修炼后更甚。硬着头皮当君心的参谋已经很违背本性了,又要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但君心…怎么说好呢?就算他成了叛军首领,大家倚赖的领袖,在她眼中,还是个脆弱的孩子。

尤其是现在,他需要一点时间。但这些人,满心相信他们的人,也需要一句话。

「但不是因为大家…他还没杀过人。」她咬了咬唇,「…大家都很棒,我们赢了。谢谢大家。」

她低头敛裙,深深行了一礼。

之后她成了叛军的「母亲」。一个淡漠不太说话,却总是回头关怀的「母亲」。

在军力劣势中,成了叛军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 战争持续下去,变成一种持久战。

王母御驾亲征,却在阵前就让君心杀得大败。若不是青龙抢救得宜,可能就让君心砍去了脑袋。她心下深惧,知道自己神力所剩无己。为了抢救天帝性命,她已经油尽灯枯了,而开明…君心却如日中天,又有众多后援撑腰。

谁也不帮我。我的儿子恨我,死去的丈夫恨我。连转世的开明…反而领军来要她的命、她的一切!

她从此不在亲战,而是在后督军,但战况越来越不乐观,原本就缺乏耐性的她更火冒三丈。

***

虽然被王母玄讽刺收买人心,但叛军全体黑服,发间别孝。他们接受了君心的哀伤(或者是软弱),战争是不得已的葬礼,而不是鲜血飨宴。所以他们黑服戴孝,替阵亡的敌军或友军哀悼。

这其实不是很适合战争的处置。战争的本质就是残忍的,越残酷的杀敌越容易取得胜利,若只问战场表现,王母玄的残暴更适合才对。

但战争的构成体却不是这么简单而已。

王母可以跋扈专政多年,一来是有旧臣撑腰、身世显赫,二来是双华多病却依旧视政,一生都与王母抗衡。而他最终的三十年,虽然已经沈痾不起了,但王母全部心力都在替他延命,没时间去闹什么大乱子。

双华帝过世,她第一件接手的大事,就是领兵对抗叛军,这可说是最大的错误。

军队不同朝臣,需要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朝臣众多分工又细,杀了一个再提拔一个就是了,行政依旧不坠,但军队可完全是另一回事,往往对将领的忠诚高过帝王家。

她一起头就毁了广目天王的遗体,一战不利,将军就得提头来见。闹到最后没人敢请缨了,反而逃兵日多,甚至还有整个前锋一起投降的。士气极度低落,又不是斩几个人就可以把士气提升起来。

相反的,叛军打着「还原天柱」的旗号,对待俘虏极度仁慈,甚至一战过后,就开始收埋尸首,不问敌我。整个军心都倒向叛军了,这仗还能打下去,实在是靠几个老将苦撑。

但当四麟之长的青龙因为一阵失利被王母绑赴剐龙台,终于爆发了。子麟带头劫囚,众神兽族齐反,天界大军被杀得大败,退守帝都,已成围城之势。

上万年的积怨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东方天界乱得跟马蜂窝一样,到处都有起义的旗帜,而大部分都归到叛军这边来。

最终在帝都桥前对峙,此为最后一役。

王母在城墙上看下去,一片乌鸦鸦的黑服叛军,茫然望天,不知道为什么会演变到这种地步。

「娘娘,降了吧。」太白星君低劝,「大势已去。」

她回手就是一刀,太白星君的胸前开了个大口,鲜血喷涌。他动也没动,只呕了一口鲜血。

看着她长大的小公主,终于也到了末日了。

「李长庚!连你也反我!」王母披头散发,厉声叫道。

「我不敢。」太白星君压住伤口,「但皇储已到这种地步,还原方是上策!那孩子勉强的熬了很多年很多苦,够了啊…阿玄公主,放手吧。」

她望着李长庚,又望望手底滴血的灭日刀。

什么都完了吗?什么都…完了吗?我撑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痛了一辈子,然后什么都完了?

大家都说她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谁也不爱。谁知道她终生最爱的是谁?

她爱她的孩子,她唯一的孩子。将他抱在怀里哺乳,看着黑白分明的美丽眼睛时,她就知道,自己将有亏职守了。

无法把这孩子看成天柱化身而已。

跟自己争辩,不让自己放下太多情感。替他焦虑、烦恼,却必须说服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世界的存续,这样才让她觉得有值得坚持的理由。

但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她的骨肉,她的孩子。

她当然知道,喾可以还原成天柱,她一直都知道,随时都可以。但不要…她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