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大河畔金猴灭祭火 弥诃国玉人囚东林 (第5/6页)

唐僧急出一头汗,也顾不得埋怨八戒、沙僧,拱手道:“好徒弟,快去寻公主!拜托,拜托!”八戒道:“师父真像是丢了亲妹子似的,去便去,礼却免了!”沙僧道:“都怪咱俩粗心!还有心闹,快走吧!”徒弟仨四处寻找去了。唐僧合掌祈祷诸佛菩萨,保佑公主平安无事回来。才念了几声佛,听有人打门,原来店主卖弄,霎时一街人都晓得唐僧是女王的“救命恩人”,便有人来请唐僧吃酒叙话,好容易婉拒了;又有人蛰礼来访。此人唤作优度,个矮体胖,黄蠢稀疏,原是王宫看守官库的小吏,一夜承值,因贪杯渎职,江洋大盗乘机从官库里盗走黄金、丝帛、香料等大宗物品,优度旋被杖答五十,削职为民。优度在家闷了多时,又听信江湖术士之言,每日在市井中走动,希图遇上“贵人”相助。今日无意间得知唐朝和尚有径“通天”,急贽礼登门拜访,东扯西拉,绕着弯子要唐僧在女王陛下面前替他“美言几句”,好重新起用他。唐僧心事重重,又拉不下脸得罪人,勉强应付,苦不堪言。

那优度见唐僧答应得不爽快,竟缠到黄昏。悟空一步回来,因未找到公主,正窝着火儿,进门见优度兀自罗嗦,纠缠师父,好不耐烦!瞪起眼,将优度赶走了;带来的礼盒也顺着窗口抛到当街上。

不久,八戒、沙僧也陆续无获而归。唐僧愈增不安,却也无奈,抬头望窗外,天上一轮明月,光华似水。唐僧内心如焚,合十祈祷道:“月光菩萨,你若知公主下落,盼予启示!”

原来唐僧带行者去王宫后不久,公主忽听街上车马响,心中一动,启窗看觑,原是宫中车马停在客栈门首!心中喜道:“莫不是有人报与母后我回来了,着人来接我?”果然便闻脚步响,店主引一个公公上楼来。那公公白面孔,善眉善眼的,见了她,纳首便拜,口颂“公主”,又道:“太后得知公主归来,吩咐老奴相请,好母女团聚也!”公主深信不疑,急整衣裙,同八戒、沙僧言语一声,便随太监登车走了。

车声辚辚行了一程,公主忽觉不对,撩车帷一瞥道:“公公。此非去后宫之路!”公公一怔道:“太后岂敢在掖庭会见公主?怕那假王不依哩!—

—已去东林苑等候!公主勿虑!”公主听有道理,遂不再言。

那东林苑在城东五十里,是王公大臣秋冬打猎的山场。公主出嫁前曾随父王来此间玩耍过。那儿草深林密,獐狍鹿獾、羚羊野雉出没其间。又有湖水山阜:湖畔筑有行宫,以供狩猎者食宿;山上建有石堡,可瞭望山林烟火。

那车马行人禁苑,公主睹寂静林木,禽兽隐现,花草芊芊,一似当年,感慨万千。车沿林中小道,七折八拐,不去行宫,却沿山道驶到阜岗石堡前。太监搀公主下车,引入石堡。楼道灰暗,石壁潮湿。借着一缕天光,上到顶楼。

公主看室内无人,问:“母后安在?”太监恭敬道:“公主稍候,我去请太后来!”退出时随手将门关上,哗啦一声,上了锁。公主诧异:“公公为何锁门?”太监奸笑道:“怕杂人误闯进来!”下楼去了。公主情知不妙,拼命晃门晃不开。趴到铁窗俯瞰,见太监慌张爬上马车,御者扬鞭驱车走了。

公主大声呼救,喊得声嘶力竭,也不见一个人影。公主无计可施,蜷在墙角想歇歇,又被壁虎、老鼠吓得毛骨悚然。好容易捱到天黑,忽闻楼道上舄履杂沓,旋即锁响门开,闯进四个凶神恶煞般的军汉。头一个擎着火把,点燃嵌在石壁上的灯炬。公主心惊肉跳。那四人也不言语,便罗列两厢。又听琼瑶叮当,女王盛妆而入,微笑道:“公主委屈了!”

公主一见假王,杏目圆睁:“你是何方妖女,竟敢冒名顶替本公主!我兄长有三个徒弟,个个神力非凡,早晚要灭了你!”女王闻言,蛾眉一挑,挥手拂退四个汉子。掩上门温言款语道:“你是真的,又有何用!现今王位我坐着,国玺我掌着。生杀予夺,都是一句话的事!那唐长老不过是一介僧人,萍水相逢,焉肯为你效力!”公主不语。女王趁机道:“不如公主屈尊给唐长老写一信,说自己是假的。我即赠公主黄金百斤,送你去中天竺,与你置产筑舍。公主虽远离家国,却一样荣华富贵,如何?”公主仍缄默。女王又道:“若公主执迷不悟,就休怪我手下无情了!”公主骂道:“你这妖女,篡了王位,不过猖獗一时!天网恢恢,早晚要遭报应!”

女王大怒,挥掌将公主打得顺嘴角流血,方摔门出去,叫“锁上门,严加看管!”众军汉道:“不如一刀斩了,倒与陛下出气!”女王道:“杀她容易,但唐僧必四处寻她。若寻不见,岂不生疑,猜度是朕害她!”众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