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方系震骇!杜变升官(第3/4页)

大宁帝国的这个财政收入肯定是比明末更高,因为东方联合王国的崛起,海上贸易的提前繁荣,大量白银的涌入比另外一个地球更早。

杜晦道:“很快又到年底了,山西那边的军饷,辽东那边的军饷,都快要给了。这两千五百万两银子卡在运河上却运不上来,届时帝国将会大乱的。”

局面非常明显了,杜晦想要用两千五百万两银子,加上漕运的粮食作为筹码,准确说是京城百万子民的性命,逼迫皇帝做出某种妥协。

然而事实上,这些赋税,这些粮食都属于大宁帝国,本来就要交到皇帝手中的。

当然,往年经过了层层克扣,经过无数贪官的捞取之后,真正进入国库的勉强只有一千多万两而已。今年为了让皇帝妥协,直接加到了两千五百万两。

有了这两千五百万两银子,皇帝完全是陡然而富,从来都没有那么宽裕过。

皇帝道:“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想要什么?”

杜晦道:“请陛下降旨,将叛贼厉湛捉拿进京,凌迟处死。杜变立下了不世之功,下旨让他进京,进入司礼监担任秉笔太监。”

杀厉湛,就是打脸杜变,就是逼迫皇帝和杜变决裂。

让杜变进京,担任秉笔太监,就是让他重新变回到太监,明升暗降,高高挂起。

杜晦笑道:“至于杜变在西南的军队,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交给镇南公爵宋缺。甚至派遣宁雪公主去镇守西南,一定可以稳如泰山。”

这话一出,全场静寂。

杜晦道:“臣的提议,全部是对陛下最最有利的。只要陛下答应了,京城百万子民可活,两千五百万两银子也可以顺利进入国库,陛下可以亲自掌握西南兵权。您喜欢杜变,那就召他到身边来,免得他进一步膨胀成为一个更大的军阀,尾大不掉。”

这话还真没错。

至少表面看来,杜晦的提议对皇帝有百利而无一害。

杜变的二十几万大军被肢解后,一部分给宋缺,一部分给宁雪公主,全部是皇帝最信任的忠臣。

皇帝寒声道:“如果朕不答应呢?”

杜晦道:“那京城百万子民彻底断粮后,要饿死无数。山西,辽东两支大军都要大规模欠饷了,到那个时候,女真帝国和北鞑长驱直入,我大宁真有亡国之威。臣之建议,也是为了保全杜变啊,他年少得志,很容易迷失方向。万一他起了什么野心,那将会是比厉如海更大的祸害。”

皇帝眯起眼睛,望着杜晦道:“那两千五百万两赋税,你们要弄清楚,朕只是过路财神。这些银子到了朕的手里,转眼之间就要拨给辽东,拨给山西,拨给各路边军。剩下的还要赈灾,还要给官员发放俸禄。所以你们要卡这笔银子,随便!辽东的大军,山西的大军,还有各路边军,你们方系自己去解释好了,看袁腾这些大军头会不会咬你们?他们可不像是朕那么好欺负。”

这话是半点没错的。

这笔银子是要养大宁帝国的军队和官员的,又不是进入皇帝私人腰包。

你方系截住这笔银子,就是断天下官员和军队的财路。

杜晦寒声道:“那京城百万子民的生死呢?”

皇帝道:“太子听旨。”

太子立刻跪下。

皇帝道:“命令李连亭率领东厂高手,护送太子进入西南,朕若驾崩,太子直接在西南登基。”

这话一出,杜晦脸色剧变。

这是绝对的杀手锏了。

方系若以京城百万子民生命作为人质,那太子直接在杜变的保护下登基。

那就等于直接给了杜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

而事情发展到那个局面,对方系是极度不利的。

沉默了良久,杜晦道:“陛下,那我们就只有一个条件,捉拿厉湛进京凌迟处死。只要您答应下这道旨意,漕运,海运马上畅通。源源不断的粮食,远远不断的银子,立刻运送进京。”

不得不说,杜晦是极度老辣狠毒的。

皇帝坚决不愿意动杜变,更不愿意肢解他的军队,那就把目标落在厉湛身上。

毕竟杀厉湛是名正言顺的。

然而,一旦真的捉拿厉湛,并且凌迟处死。

那么投降杜变的厉氏立刻就心凉,离心离德。

近十万大军离心,几个城市离心,红河商会离心,无数矿场等等彻底离心。

厉氏的投降,让杜变收获最大的不是十万大军,而是整个完整的产业,完整的城市,完整的组织力量。

这些东西,都让杜变瞬间强大起来,使得他的军队不再是无根之萍。

若杀了厉湛,就是挖杜变在西南的根基。

……

几日之后!

百色城中,杜变收到了一封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