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狂打脸宁岐!太爽了!血溅朝堂(第4/6页)

这个时候,枢密院种鄂出列道:“启禀陛下,宁政殿下这次大战立下了大功,由他来念祭天疏本也是合适的。但无奈远水不解近渴,他此时还在楚国境内。根据最新的情报,在关键时刻宁政殿下依旧不愿意率领军队撤出楚王都,结果被楚王二十几万大军包围,已经撤入内城,杳无音信。”

国君宁元宪眉头皱了一下。

为了这件事情,他已经向楚王派去了好几拨使者了,就是想要让宁政全身而退。

种鄂道:“这个过程中,我兄长种尧,宁岐殿下都曾经给宁政殿下写了密信。请他务必在楚王大军赶到王都之前撤离,因为战略目的已经完成,不必再做无谓之牺牲,但宁政殿下拒绝了。接下来的局面,万一宁政殿下成为了楚王的俘虏,可能我们越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将他赎回,所以想要让宁政殿下念祭天疏,大概已经不太现实了。”

这话有意思了。

已经直接判定宁政要么被杀,要么被俘。这样一来,会让越国陷入了巨大被动,所以宁政坚守楚王都而不退,非但无功,反而有过了。

这话一出,所有文武大臣纷纷摇头叹息。

感慨宁政殿下确实太过于固执了,明明已经大获全胜,却要节外生枝,给越国带来巨大的麻烦。

满场文武大臣,竟然无一人为宁政说话。

而就在此时。

一个人站了出来,冷笑道:“诸位大人,消息传来了吗?为何你们口口声声说宁政殿下被俘,或者被杀了呢?你们怎么就知道宁政殿下赶不回来呢?”

此人,便是御史台的张洵,张翀之子。

他此时已经晋升到五品,侍御史。

但他在这朝堂之上,还只是一个小官而已,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这话一出,众人内心不屑。

宁政已经退守楚王都内城,被二十几万大军包围。

那可是敌国,敌城。

如今很久都没有消息传出来,全军覆灭是大概率事件。

要么被俘,要么被杀。

若是宁政和沈浪能够用九千人击败楚王二十几万大军,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张洵躬身道:“陛下,上一次祭天,宁政殿下的表现历历在目。为了不触怒上天,臣觉得有必要从一而终,依旧让宁政殿下负责这一次祭天疏。”

顿时,御史中丞站了出来,寒声道:“那若宁政殿下回不来呢?距离祭天大典只有七天了,难不成要让陛下亲自念祭天疏不成?”

这个时候,宰相祝弘主出列,躬身道:“陛下,不如这样如何?”

宁元宪道:“说。”

这个态度已经非常冷漠了,放在之前肯定是相父请讲,宁元宪此时连和祝弘主演戏都懒得了。

祝弘主道:“这次祭天大典,依旧定宁政殿下为念祭天疏之人,但是让宁岐殿下作为候补。万一宁政殿下赶不回来,就有宁岐殿下念这份祭天疏。”

什么叫万一宁政赶不回来?

在所有人心中,宁政是一定赶不回来了。

被包围已经超过一个月了,神仙难救了。

国君宁元宪想了一会儿,点头道:“可!”

然后,宁元宪下旨:祭天大典,宁政作为念祭天疏之人,宁岐作为候补。

这也算是群臣对国君的一次退让。

不过,他们觉得这一次退让基本上无关大雅。

因为宁政注定是回不来的!

然而……

就在这个时候。

外面传来了一阵阵高呼。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然后,一个千户将领飞快冲进了宫殿,竟然是兰一。

他,他不是在宁政身边吗?

怎么回来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宁政殿下击退楚王二十万大军,大获全胜。”

“这是楚王和宁政殿下签订的新停战协定。”

“这是楚王给陛下的国书,宣布上一次签订的停战协定作废。”

这话一出。

全场死一般的静寂。

我的天?

这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宁政九千人,退守内政,击退了楚王二十万大军?

这里用的是击退,而不是歼灭。

但是楚王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啊?

为了民心,为了报仇雪恨,他也应该一战到底,彻底将宁政的九千人彻底灭掉啊。

还有,什么叫签订新的停战协定?

之前签订的停战协定作废?

也就是说,宁岐殿下签订的那份停战协定作废了?

这话一出,楚国朝臣大怒。

楚王这是什么意思?

之前签订的停战协定,说不算数就不算数吗?

当我越国是什么啊?

还有宁政殿下,你竟然和楚王签订了新的停战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