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节 逼降(第6/7页)

而李赤眉更是心中愧疚,他以为,这是孟镇督体恤自己的为难,特意帮自己周全了兄弟之情。他在心中暗暗感激,发誓定要奋战,以报答孟聚的这番恩情。

听着他们夸奖,孟聚只是淡淡一笑。他说:“过完两天,那些有异心的人估计也走得差不多了,然后我们再把赤眉旅调进城里。”他在心里暗暗加了一句:那时候,估计金吾卫的增援兵马也该抵达了,就算出了乱子,自己也不怕了。

……

五月七日黄昏时候,也就是孟聚夺取金城之后的第三天,一路金吾卫的增援兵马终于抵达金城。事先已经得了通知,孟聚领着众部下出城迎接从行营过来的援军。

这次增援金城的部队兵马规模很大,足有四个旅,一万六千多人的步骑兵和六百多名铠斗士。孟聚事先已经得到消息了,这支增援部队是仓猝组建的,一部分是来自苦塘镇,原来金城驻军的残兵,一部分则是新调来的洛京兵马。

率领这支增援兵马的统帅是原舒州都督、原金城统帅、御史大夫乔颖,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将领。在城门处,孟聚与他进行了简单的会晤,担任介绍人的是随军一同过来的马贵马公公。

见面时候,乔都督一直在打量着孟聚,目光很是怪异。孟聚被他看得很不自在,还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呢,把脸摸了又摸,却没发现异样。

最后,孟聚干脆直接问:“乔都督,你这么看着……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啊,没有,没有!”乔都督连忙收回了目光,神色有些慌张:“久闻孟将军的名声了,没想到镇督您这么年轻。孟镇督,本镇听说,镇督大人只带了二百多人,就击垮了整整一路的边军兵马,这事不会是真的吧?”

“是真的。托皇上洪福、将士效死,末将侥幸胜出了。”

“本镇还听说,金城之战中,镇督大人跃上了三丈的城头,孤身一人斩杀边军兵马无数,城头血流成河,终得夺城——这该不会是真的吧?他们都说,镇督大人是飞上去的?”

说话的时候,乔都督一直低头看着地面,始终不敢抬头与孟聚对视,仿佛他是在跟自己的影子对话似的,孟聚听得很是吃力。

“那是以讹传讹了。金城战中,末将确实当先登城了,但并没杀多少人——好像只斩了三个人,眼看抵抗无益,守军就投降了。”

乔都督偷偷抬头望了一眼孟聚,又飞快地低下头去,可以听得见,他吞咽口水的声音。

“本镇还听说,镇督以二百人之力,硬生生地逼降了李赤眉整整一旅兵马三千多人?”

“这件事,末将不敢偷天之功。李帅仰慕吾皇威德,弃暗投明,我也是顺水推舟,给了赤眉旅兵马一个机会罢了。”

孟聚说得很谦逊,但在场众人哪个不是聪明人,都知道事情绝不可能如此简单。李赤眉号称边军第一名将,在边军之中是红得发紫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豪杰,倘若不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当降将啊?孟聚这样说,多半还是给李赤眉留面子罢了。

乔都督偷眼瞅了瞅孟聚,一个念头忽然闯入他脑海:眼前这年青人,他该不是常人吧?

两百多人打垮了一万多人的整路边军精锐兵马,穿着斗铠跃上了三四丈高的城墙,孤身逼降了整城守军,随后又逼降了十倍于自己兵马的北疆第一名将——这样的人物,是陆地神仙还是罗汉下凡?

想到这里,他对孟聚的态度更加恭谨了,腰弯得更低了,那态度,浑然不像对待一个部属将领,倒像是在接待长官上司。

这时,在场的还有马贵公公、胡庸管领等一众官员,但没人笑话乔都督——很显然,有着同样想法的并不止他一人。往常,这些人跟孟聚都是说笑不禁的,但这次见面,他们显得拘谨又恭敬,甚至都不敢正眼看孟聚了。

孟聚察觉了异状:“怎么?大家都这么安静?几天没见,老子莫非脸上长花了?”

马公公小心翼翼地偷望孟聚一眼,飞快地又低下头来:“镇督武勇,震烁古今,惊骇中外——镇督,您是天上的武星下凡,吾等实在不敢正目以视。”

孟聚哭笑不得,他正想着该如何解释呢,只听“啪啪啪”几声,有人鼓掌道:“公公说得没错,孟大人的武勇战绩,追溯古今,我想来想去,怕也只有当年的开国天武堪能比拟吧。”

孟聚微微蹙眉,他在慕容家的阵营中,被拿来跟当年的天武帝相比,这是件很忌讳的事——或许部下们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这王八蛋这么不懂事地公开地说出来,这是想害死老子吗?

孟聚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声音还带着青春期的稚气。这青年身材颀长,肤色白皙,眉目俊朗,穿着一身金吾卫军袍,那料子却是用明光绸做的,头上的发髻绑得甚是整齐。经历了长途跋涉过来,军官们都是灰头灰脑、风尘仆仆的,唯有这青年却像是刚从自家书斋走出来一般,一张玉脸上半点尘埃不沾,玉树临风,好不俊逸。人未走近,一阵脂粉香风已是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