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湖 第三十章 佛道(六)(第3/3页)

十方也是面露尴尬之色:“这个……也并不是影卫和我们有什么关联,只是陛下待我佛门亲厚,因此在佛道两门有所争执的时候,影卫确实也在不少地方明里暗中地帮过我们。不过那些都是小地方上,如贫僧这般来荆南之地捉妖之举,便是我师门都有人觉得有些太过伤了龙虎山的面子,影卫当然也不会相帮,毕竟他们乃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行事,就算有所偏颇也不能太过明显。”

小夏点点头:“看来是那领头的道士有些自作聪明。或者龙虎山这些年被打压得过多,有些疑神疑鬼了。错以为我和明月姑娘是影卫的人,所以才对我们三人不敢用太明显的手段,便借用些半真半假的谣言将我们引到这水渠中来,还断去出路……”想了想,小夏一笑:“那恭喜十方大师了,看来这巫溪县城内还真有妖怪,这妖怪还真的便在这地下水渠中。”

十方闻言一喜但是又是满脸疑惑:“真的?但是我就算现在也察觉不到丝毫的妖气……”

“这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了……”小夏一摊手。“不过那些龙虎山道士既然封住后路,就分明是想借这妖怪来个借刀杀人……至少是狠狠教训你这位净土禅院的小神僧一下。也就是说,他们是知晓这妖怪的底细的,很肯定你不是这妖怪的对手……嘿,这样说来便还真有些意思了。”

就算明知被封死了那水渠入口,小夏也没有丝毫的慌张。他符囊中的符箓不少,就算要强行将那入口炸开也不是什么难事,加上还有明月,三人联手战力极强,就算是那些足够登上除妖灭魔令的大妖怪都自信能对付得了。

而十方听了却是眉头一皱。“但是……无论草木精灵还是禽兽成妖,凝练天地元气磨练自身,气息越是强大便越不容易掩盖……若这位妖施主真是法力高深,为何我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妖气……”

“什么是妖气?”一直没开口的明月突然问。

“便是自身精血元气外溢混杂着本身特质的污浊之气。因此妖怪越厉害,精元气血越浓厚,妖气就越明显,若是熟悉了,只凭妖气就能判断出妖怪的种类,特性。”小夏解释。降妖捉鬼是道士的正经行当,那些偏远地方的乡间小村偶尔出现了一些小妖小怪,就正是野道士们挣钱的大好机会。对那些鸟兽开启了灵智的妖怪他也是自小就算是很熟了,西狄人的妖虫也算是妖怪的一种,反而是在领受了职牒成了正经道士之后忙于的全是江湖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再没遇见过什么真正的妖怪。

明月却似乎不大明白:“那人身上不也有这妖气吗?有些人厉害,这种气就很浓,像比如唐四哥,使飞剑的石道人那种人,就算不是污浊难闻,但也带着自己身上的独特味道。唐四哥的气也和他的刀一样,我远远一感觉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厄……”小夏忍不住挠头。明月这话其实也没说错。其实人的气息也是和妖气有些相似,武功高深的人血气浓厚,也带着自身性格武道的特质。当然人自己感觉起来就没有妖气那种令人恐惧戒备的感觉,就好像旁人的体臭和自己身上味道的区别。

“然后专门学法术符箓的道士身上的妖气又不一样了,就算不浓,但是……但是……很深的那种感觉。和小和尚这种的也有些相似。不过……像那种特别厉害的,比如茅山的何道长反而没有一点点的妖气,但亲眼看到的话又会觉得他很厉害……”

“阿弥陀佛。连最为注重人伦之道的儒家圣人也曾云: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还要唯大人方能保之。而在我佛眼中,人与禽兽俱都是有情众生,并无二致。所以才言普度众生。所以明月姑娘所说也是不错,从本质上言妖气人气并无区别,俱都是血肉精气和神魂心念自然外放之势,只是人类天生聪颖,传承精妙久远,和禽兽草木开启灵智之后只能凭本能修炼不同,修道重感悟天地锤炼神魂,武道重打磨筋骨气血,因此气息才又有不同。不过无论哪一道,到了极深境界之后返照先天,最后都求得是触摸这天地宇宙的根源。于此之道走得越深越远,便越与天地合一。茅山何掌教乃是道门宗师之境,因此明月姑娘你有那般感觉也是正常的……”

“嗯?”小夏持着灯笼走在最前面,一边仔细看着前方的道路,一边也小心提放着周围,一边听着十方和明月的对话,只是忽然之间心头忽然有什么模糊的感觉一闪而过,好像是有件重要的事明白了一点,但回过神来之后再要去回忆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