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湖 第二十六章 佛道(二)(第2/4页)

总之,这是个一眼就能让人不凡之处,极为好看,也极有魅力的男子,他的声音也浑厚爽朗,中气十足,带着勃勃的生机和节奏,同时也能感觉到其中的自信和魄力。

“师……师叔你莫要吓唬我……”听了这话,那正看着这巨树的年轻小道士脚下一软,差点便坐倒在地。

“怎么,御宏,可是看出些什么端倪了么?”老道士问。这位看似只有三十岁左右的俊逸道士,赫然就是天下闻名,以降服万千妖魔鬼怪而著称的伏魔真人张御宏。

“呵呵,纵然是看出了又能怎样。”张御宏微微一笑,带了几分苦涩之意。“五行宗数千年积累终究不是说笑的,这株建木乃是神木林之根本,可算是天下间绝无仅有的强大生灵,除却西狄那一位,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有法子来打这里的主意。而且这神木林一宗走的是木行之路,重生机循环的自然之道,绝不会如天火山那一派一样为求至纯至粹而孤注一掷,给人有机可乘。”

刘姓老道士听了也点点头,好像早有预料:“果然,想要来强的是不可能的。”

张御宏也点点头:“我从一开始也就没这样想过。”

这时候,他们不远处的一片枝叶发出沙沙响动,然后朝周围散开,露出下面一个枝叶交缠的甬道出来,一个人从中走了上来。这是个身上没穿任何衣物,却全是藤蔓枝叶环绕着的中年人,看起来简直有些如同一堆会活动的树枝一样。这中年人走上来之后对着几名天师教的道士说:“宗主与两位长老已经醒了,请几位随我来。”

“有劳道友通传了。”张御宏点点头,和刘姓老道一起率领着众人朝露出的甬道中走去。

“便是醒个觉也要醒十天之久……当真是和妖怪也差不多了……”走在末端的小道士看起来很是不满,嘴里轻声嘟哝着。声音本是极轻的,连他自己听起来都含糊不清,偏偏走在十多丈前方的刘姓老道却转身过来瞪了他一眼,小道士连忙噤声再不敢发出任何响动。

这树木间的甬道下来,便是粗大得根本看不出是树木的枝干,宽大得可以足够让数驾马车在上面尽情奔跑。阳光从上面的枝叶缝隙中零零散散地洒落下来,到处是悬挂垂吊着的藤蔓,一些鸟类和松鼠在其中蹦跳穿梭,偶尔还能听到猿猴的啼叫,倒也算得上是别有景致。

但是这景致看上整整半个时辰,却也足够折磨人了。尤其是在走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随着不断地下行,走入枝干的深处,上面能透进来的阳光也愈来愈少,四周越来越漆黑,走在最末端的小道士几乎只能凭着声音来跟着前面的人,还踩在湿滑的青苔地衣上跌了好几跤,好在这下面的枝干也是越来越粗大,简直如同山梁一般,倒不怕滑落下去。

正当小道士要忍不住开口求救的时候,忽然之间有朦朦胧胧的光亮起,将周围的情况映照出来,小道士连忙爬起来小跑着跟上。仔细一看,却根本看不出这光源出自哪里,只能模模糊糊地察觉是跟着他们一起移动,好像是随着他们的前行,周围的空气和景物就自然而然地自动发出光亮来一般。

“在下的弟子晚辈对这环境有些不适,所以在这建木之中擅用法术,还请道友恕罪。”走在前方的张御宏对那带路的树叶怪人说道。原来是这些光亮都是出自他之手,只是却看不出他到底是用的什么法术。

那树叶怪人点头说:“无妨。请张真人自便。这也是我们疏忽了,主要是极少有外人到这建木中来,我们自己却是用不着光亮的。”

果真是比妖怪还要妖怪了。小道士再不敢将丝毫声音显露出来,只能暗暗在心中腹诽。

又这样行走了大概一个时辰之后,那树叶怪人终于带领他们走到了地方。如果不知道这周围其实只是树木枝干,那这眼前看起来的景象就是他们正站在一面巨大无比的绝壁面前,而这绝壁之上,正浮现着一张老态龙钟的脸,另外还有两个很难形容,也不知该说是树枝状的人还是人状的树枝凸起在旁。

“张真人,久候了。张天师,要你带的话,此番,我已经知晓,知道了。”那一张老脸开口说话了,声音古怪得好像是用木头敲击而成的,不过总算还能听得清楚,只是这老脸似乎太久没说过话,言辞组合之间也不大灵便。“你,回去告诉他,我们,没有半丝兴趣,意思。云州,该如何,便如何,天地自然生发之道,不求人心。你们。也不用再来了。”

那老脸旁的人形树枝也发出吱呀吱呀的话语声:“那些离开这里的弟子,不管他们之前是否是这里的人,既然离开了,那便不是了。他们自称神木林中人,也是他们自己的事。云州诸民如何看我们,也和我们无关,要奉我们为神灵,还是要和唐家的人走在一起都全是他们的自由,我们不会干涉。你们请回吧,也不用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