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重叠(粉红票1200加更)(第2/2页)

若是如此,却是件受影响的好事。她不用提心吊胆地防着程许,程许去了京都之后开阔了眼界,也许就觉得她不过如此放了手。

这是件好事!

周少瑾心情雀跃,提了几只螃蟹去看望集萤。

集萤见那螃蟹个个都有碗口大,馋得直流口水,道:“我有好多年都没有吃到这么大个的螃蟹了。我记得我在院子里还埋了坛女儿红的,挖出来喝了。”

“别,别,别。”周少瑾忙阻止她道,“女儿红埋得越久越醇厚,我们还是再埋几年吧?”

“谁知道明年又是怎样一番光景?”集萤却不以为然,道,“我听鸣鹤说,南屏这些日子在收拾东西,好像是要搬去藻园住。要是真的搬过去了,这酒还不知道要埋到哪年哪月,便宜了谁呢?”

“你们要搬去藻园?”周少瑾非常的惊讶。

集萤耸了耸肩,道:“只是这么听说。具体搬不搬。我也不太清楚。”

这话像块大石头,重重地砸在了周少瑾的心里。

那她怎么接近池舅舅呢?

那她又有找谁向程泾示警呢?

程家怎么办?

她怎么办?

难道是二房的老祖宗程叙做了些什么?

周少瑾急了起来,道:“住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搬走啊?”

集萤笑道:“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就是要搬,恐怕也是寒衣节之后的事了。”

周少瑾难过地道:“那。我以后还会见到你吗?”

“你别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好不好?”集萤见壮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你舅舅那个人阴晴不定,说不定前脚我们刚搬出去,后脚又回搬了回来。你想想啊,他就是谁也不放在眼里,谁也不放在心上,总不能把自己的母亲也抛在脑后吧?所以只要老夫人还健在。只要老夫人还住在九如巷,他就不可能不回来。”

可如果老夫人不在了呢?

这个念头顺着集萤的话就钻进了周少瑾的脑海里。

她不由打了个寒颤。

老夫人是什么时候去的?

周少瑾不停地回忆。

程许最后一次出现是至德二十四年还是二十五年,她记得不清楚了,但那个时候郭老夫人还在,不然程许也不可能跑到京城来发疯。那郭老夫人就是至德二十五岁之后去的。

至德二十六年,她不记得程家发生什么事了。但至德二十七年,诰表哥金榜题名,考中了庶吉士,在刑部观政。后来诣表哥来看她……是诣表哥落第,是丙午年。至德二十九年。诣表哥没有提郭老夫人,但之后……长房的二老太爷程劭突然暴病而逝,他赶去了杏林胡同帮着治丧。

杏林胡同是程家在京城的落脚处。长房的二老太爷一直住在那里。

她记得当时诣表哥还跟她说:“你既然不想再和程家的人有什么接触,就装作不知道好了。”

让她不要派人去祭拜。

她那时看程诣很消沉,非常的担心,曾悄悄派人跟过去,结果回来的人告诉她程诣很好,让她别担心,还说,金陵那边有人过来报丧,程诣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回金陵了。就不过来向她辞行了。

金陵那边程家的姻亲太多了。

而且程诣是第二天一大早才往回赶,那肯定不是至亲了。

她没有放在心上。

难道……当时去的是郭老夫人!

周少瑾的太阳穴怦怦地跳。

两年以后。也就是天顺二年,程家被抄了。

程家全都被拿了。

不管是在金陵老家的妇孺、京城为官的子弟还是外放二舅舅程沅。却独独跑了长房的四老爷程池……他还劫了法场……只救了程许一个人!

如果至德二十九年池舅舅就离开了金陵,离开了程家呢?

周少瑾被这个大胆的假设吓了一大跳。

她想到了那天在三支轩。

有良国公世子朱鹏举;后来的工部侍郎顾九臬;有可能是当朝首辅、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袁维昌长子的袁别云……他们侃侃而谈,皇上的大伴万童,乾清宫大太监陈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永,这些跺一跺脚就会引起朝野震荡,让封疆大吏闻之色变的人物,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平常。

她那个时候不知道池舅舅的身份,后来知道了为她解围的人是谁之后,偶尔不免会想,池舅舅认识这么多厉害的人物,在程家生死关头,怎么就没一个人站出来为程家奔走?

可见都是些酒肉朋友!

但如果这些人只是和池舅舅交好,而池舅舅早已不在程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