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〇四章 谈条件(第5/6页)

谢迁打量着张懋,问道:“那你提前就不知……”

张懋微微摊手:“刚听说陛下下旨,具体因何都不知,莫不是今日之厚去豹房面圣跟此事有关?于乔,你不是说之厚会跟你联名上奏?若是之厚见过陛下,单独跟陛下提及此事,倒也可能劝服陛下准允。”

说到这里,张懋不由一叹:“说起来,这朝中最得陛下心意的也就是之厚了。”

谢迁脸色多少有些不悦,到底他才是首辅大学士,是文官之首,现在沈溪却成为皇帝跟前最受器重和愿意听从建议之人,他当然会觉得没面子。

张懋又道:“张氏外戚不过才离开牢房,相信陛下很难再让他二人掌管朝中权势,犯过错误的人有可能会继续犯,况且此番已经是第二次了!于乔,你也不该再继续为他二人争取宽赦了吧。”

“嗯。”

谢迁应了一声,却未有更多承诺。

张懋笑了笑,心里在想:“谢于乔跟张氏一族关系融洽,他为得太后支持,怎可能不帮张氏兄弟争取?我在这里说这些,都是徒劳。”

“既然没别的事,老朽便先告辞。”张懋道,“今日都督府内的事比较多,毕竟是开衙第一天,就不多留了。”

谢迁本还有别的事跟张懋说,但见张懋执意要走,且态度坚决,便知勉强不得,只能亲自送张懋出门。

……

……

张延龄终于从刑部大牢内出来,马车载着行走于京城街路。

因府宅被抄没,说是归还,但还需整理,他暂时只能先到兄长张鹤龄那里落脚。

这次朱厚照只是将他从牢里放出来,并没说赐还爵位之事,对此他也不敢抱有太大的期冀,当马车抵达建昌侯府门前时,张鹤龄带了两名仆人出来迎接。

跟张延龄的沧桑和落魄相比,张鹤龄好一些,不过也好不到哪儿去,此前被看管居住之后,跟囚笼里生活也差不多,家里的开销完全被管控,吃喝用度全靠配给,家里的仆从被遣散大半,许多事都需要张鹤龄亲力亲为。

“二弟,你可算出来了。”张鹤龄见到弟弟,语气中多了几分悲切。

就算之前张鹤龄痛恨弟弟胡作非为害了张氏一族,但始终二人是亲兄弟,在朝中也知道谁最亲近,在这个时候不会再对张延龄有诸多埋怨。

张延龄没多说,现在的他急需找个温暖的地方好好洗去一身尘土。

兄弟二人进府宅后,马上有人燃放鞭炮,预示兄弟二人的晦气尽去。

张鹤龄拉着张延龄的手,“二弟,兄长这府宅也刚被解除看守,东西全都准备不全,一些给你去除晦气的仪式没法进行,你先沐浴更衣,换身干净的衣服,好好休息,有事等你缓过来后再说。”

“大哥,我还是先吃东西吧。”张延龄苦着脸道。

对于张延龄来说,最受不了的还是在牢房里吃不饱,倒不是说狱卒不给他吃的,只是因为那里的饭菜不合胃口,他不时闹一些情绪,选择绝食,狱卒怕出事不得不到外边的馆子买来一道肉食辅餐。但狱卒俸禄终归有限,不可能三餐都供应肉食,所以张延龄就饱一顿饿一顿。

“是,赶紧跟二侯……二老爷……唉!准备酒菜吧。”张鹤龄还想称呼弟弟为侯爷,但想到兄弟二人爵位已被剥夺,便多了几分无奈,只能是放平心态不再去想关于爵位的事。

到了后堂,饭菜也端上来,虽然不过是寻常的笋子肉片和小炒肉,但对于已在牢房里住了半个月的张延龄来说,算得上人间美食了。

就在张延龄狼吞虎咽时,张鹤龄皱眉道:“二弟,为兄听说你在牢房内并未受到亏待,为何会变成这般?”

张延龄没回答,一直等他将嘴里塞的东西都吞下去之后,这才道:“那些狗东西,让他们准备好吃好喝的说没银子,隔个一两天才到街面上买一两道肉食,其他时候都是白米饭,我是吃白饭的人吗?”

“唉!人都到了牢里,你还在乎那些?有饭吃就不错了。”张鹤龄叹了口气道。

张延龄冷声道:“老子还不是从牢里出来了?到底是皇上的亲舅舅,而且咱姐姐还是太后,谁敢跟咱过不去?那些狗东西等着,回头好好收拾他们,让他们知道开罪老子的下场。”

“算了算了,赶紧去歇着,别再逞强,这次的事就当吃个教训,为兄跟你折腾不起。”张鹤龄无奈道。

张延龄一听火大了,甩袖道:“这怎么能算了?老子吃了那么多苦头,就这么一了百了?咱的官爵呢?能让那些开罪咱的人好受?他娘的,尤其是那沈之厚和张苑,他们联起手来对付咱兄弟俩,大哥你咽得下这口气?”

张鹤龄没回答,不过他已在唉声叹气,倒不是怪责弟弟执迷不悟,而是觉得大势已去,想报复也没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