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事情搞大了(一)(第2/3页)

季俊驰只能苦笑道:“谢谢严总一直支持《追疑》,我只是担心《真相》的包场会影响《追疑》的上座率……”

严峥那边只是哈哈一笑:“季总,这您不用担心,昨天首场的上座率出来,比我们预估的还高了十三个百分点,今天实时票房也已经突破五千万,足以说明向总和向小姐父女联合的票房号召力!我们对《追疑》的票房有信心!”

季俊驰额头的汗是真的要下来了,他没有想到,星影对票房的掌控能做到这样的程度,连上座率都能这样精准地预测追踪,但这个上座率怎么来,他当然知道,但博雅不能一直投钱去买上座率……如果后面因为《真相》上院线导致《追疑》上座率下滑……那前期这些事还兜得住吗?

季俊驰不敢再说下去,他觉得这件事情隐约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握,要迅速报给向总。

向涵晴在一旁当然是不高兴的,她上了院线,颜苏苏没有能上,就算一起走了红毯,这本来就是天壤之别,现在这算什么?可是一想到《真相》的制片,向涵晴又有些颓然,票房冲破五千万带来的喜悦也荡然无存。

而同一时刻,挂了电话的严峥随意看了一眼《真相》的包场数据,哟,这才多久,稀里哗啦就已经包了好几百场出去,这个数据让严峥非常高兴。

这个数据和《追疑》的排片当然不能比,《追疑》光是今天就安排了将近两万场,其中星影自己麾下的院线占了一大半。

但是,《真相》这才刚刚上线宣传,而且就像严峥在电话里说的,《追疑》的排片是优先保证的,开放供《真相》包场的场次都是非核心场次。

电影院的经营,地产成本、人员成本都是每月固定的,而一家电影院,每月能放映的场次也是固定的,成本分摊到每个场次上都是一样的,假设一个月成本一百万,能排片的场次是一千次,那一个场次的成本就是一千,反正一个时间段、一个放映厅,不管有多少客人来,至少一千块的成本就出去了。

但各个场次的赚钱能力却是有差别的,有的场次上座率就是比较高,比如周五到周日晚上5:00-12:00的黄金时间段的票肯定比工作日白天的好卖,上座率高,自然赚钱就多,这就是核心场次。

此外,电影院本身受限于地区、人口、交通、开发程度,本身也有优次之分,有的电影院人流量比较少,自然上座率低,赚的钱少。

这一次,因为《追疑》有星寰投资,星影自然全力支持,核心场次全部排给了《追疑》;而开放供《真相》的都是一些本身上座率非常冷、本来就不怎么赚钱的场次,要么地点有点偏,要么时间有点冷门,正因为这样,严峥才会这样高兴。

毕竟,《真相》开放团购这才多久,包场数量居然已经这么多了,要知道,这些都是原本稳定赔钱的场次,现在都直接净赚了!

而且,还不用像《追疑》这样的片子,投入了大量的宣传资源!从投资回报率上来看,简直是再好也没有的生意!

严峥当然不会为这几百场扭亏为盈的几十万高兴成这样,他看到的,是霍琅说的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如果旗下院线所有非核心场次都能采取这样的经营方式,那将是院线的一次商业变革。

不过,严峥随时又反应过来,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真相》这次的热炒本身就有偶然,先看《真相》后期的表现如何再说,反正,约定的时间就是十天,十天之后,《真相》会在竹子视频上映,到了那个时候,话题的热度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影响力,让观众愿意选择这些非核心场次,都还是未知数。

但是,不论严峥怎么设想,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次日上午,第一批看完《真相》的观众,他们很多人都从来没选择这个时间点出门看过电影,看到演职人员表的时候,都觉得有点恍惚。

随即,一个厅的人坐在座位彼此看着,忽然就炸了起来:“啊啊啊啊,尼玛这真凶让老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那个演员是谁?演技真的炸裂!我看她被猪头打的时候,真的以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站街女!”

“对对对!颜真和尤平斗了那么久,我以为他伏诛的时候就要全剧终了,老子气都松了,尼玛居然还有一个boss! 吓得老子差点没跳起来!”

“那个贾贞,我真的一直以为她只是猪头的老婆,看到尤平挟持她的时候!我还真心实意地觉得她好命苦好可怜,尼玛她居然心理控制尤平,这个……真的太可怕了!”

“我觉得尤平其实真爱还是李利,他只是没有办法挣脱贾贞的控制,痛苦纠葛里面才会做那样的选择……”

“唉,他一个人在真相小镇那种地方,没有家人,没有身份,什么也没有,只有贾贞给过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