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页)

——

相比于辽州冬日的沉寂,梨州的生产工作,却丝毫没有因为入冬延缓些许。

日短夜长,能晒盐的时间被迫减少,盐厂的工作进入了滞缓期。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庄内的制糖工程,正轰轰烈烈迈开了第一步。

在盛朝,最常见的糖一般是两种。

一种是拥有悠久历史的麦芽糖,另一种就是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蔗糖。

但麦芽用粮食制成,普通人买不起,蔗糖的出糖率又不高,品质也参差不齐,导致如今市面上的糖类都十足昂贵。

曹觅交给北寺的制糖方式是参考唐代之后的制糖之法,比起如今现有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出糖率,蔗糖的品质也提高不少。

而且,她还提出,如今被人当做药品的甜菜,也可以作为榨糖的原材料。

北寺已经命人在庄子内种下了大批的甜菜,就等着明年收获了。

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庄内终于制作出莹白如雪的糖晶。

但这种全靠人工的提取方式效率还是太慢了,北寺苦恼了一阵,求到了刘格那边去。

“对于工具这些,我们实在没有头绪,麻烦刘匠两处跑了。”北寺看着正在调整机器的刘格,略带歉意地说道。

他知道,当初容广山庄那边率先使用的耕犁、脱粒机等机器,都是由刘格发明的,所以对刘格的才能丝毫没有怀疑。

刘格摆摆手:“哪里需要说这些。我们都是为王妃效命,这些是我应该做的。”

北寺便又问道:“可会耽误您在船厂那边的事务?”

“嗯……”刘格沉吟了一会:“我说不耽误是骗人的。但是如今那边进展并不顺利,我过来研制糖机,就算是放松一下吧。”

制糖所需要的工具可比大船简单许多,刘格说自己是“放松”其实也十分恰当。

北寺闻言便放下了心,道:“有劳您了。”

刘格摇头道:“没事。”

见没有其他事需要自己,北寺索性与刘格告了别,退出了工坊,不打扰他的工作。

半个月之前,梨州这边也结束了丰收的工作。

但是于辽州不同,将地里的庄稼收上来之后,北寺马上安排了冬耕的事宜,将原本的田地种上了耐寒的小麦等作物。

如今,田地依旧是一片绿油油的模样。

他往自己的院落走,遇上了正从海边回来,头发还湿着的长孙凌。

北寺一愣:“长孙大人……您又去游泳了?”

长孙凌点点头:“技艺这种东西,得多练才行。”

北寺看了看天色,劝道:“虽说梨州与辽州不同,入冬了也不会下雪,但天气总归是冷下来了,您还是……多注意一下身体。”

长孙凌点了点头。

他走到北寺身边,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把刘格接过来了?”

北寺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如实道:“是。”

他刚要解释将刘格接过来并不耽误船厂那边的工作,却见长孙凌点了点头,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

北寺并不了解船厂那边的情况,见状想了想,小心问道:“船厂那边……进展如何?”

“哪有什么进展。”长孙凌大喇喇回应道。

北寺一愣,不敢再开口提起。

长孙凌知晓他的意思,笑了笑道:“没事。

“那么大的家伙,怎么可能说改进就改进?我心里有数,不至于为了这些苦恼。”

“那就好。”北寺赞同地颔首。

“也不算是全无成果吧。”长孙凌又道:“之前船厂中留有一艘未建成的大商船。

“船厂的原主人就是被这个大家伙活生生拖垮的。

“我把船厂盘下来之后,就令他们按照原来的计划,先将这船造好。

“大概明年夏天,庄子里就可以拥有一艘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商船。”

北寺点了点头。

他还没想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长孙凌又道:“到时候我会乘船,运一批物资北上回辽州。”

北寺终于反应过来。

他想了想:“是王爷的意思?”

这件事,他并没有受到任何消息,所以他猜测可能王妃那边也不知情。

长孙凌点了点头:“这几年辽州那边在打仗,什么都金贵。

“送一船东西过去,能解王爷的燃眉之急。”

“嗯。”北寺点了点头。

长孙凌便看向他,说道:“到明年,庄子基本就能稳定下来,实现盈利了吧?”

北寺从曹觅那边带过来的水泥坊等能生钱的工坊,在上个月结束自产自销的模式,已经尝试在梨州这边打开市场了。

长孙凌将时间定在明年,其实还是留了许多余地。

“是,已经开始盈利了。”北寺点头肯定道。

“那……到时候需要你搭把手。”长孙凌勾了勾嘴角,不客气地要求道:“咱们弄一船紧要的东西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