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3页)

梁小双从自行车后座跳下来,兴致勃勃的问:“弟妹,你这是干啥呢?”

刘金玉一抬头看清来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还要嘴硬:“嫂子,你咋回来了。”

“我要不回来也看不见这好戏啊。”

“嫂子,你别管闲事。”

梁小双哼了一声:“我又不是弟妹你。”

……

十来里地的路程不好走,走到一半,浑身暖洋洋的,田宁慢慢平缓呼吸,锻炼身体耐力,顺便算算时间,也不知道那老鼠夹子有没有逮到人。

李凤英的父母都还健在,他们生了八个孩子活下来四儿两女,儿女又生了不少孩子,年节里热闹的很,午饭都要安排两桌人,大人小孩儿都有,田宁这个外孙女不起眼,但身为适婚人士,还是会被念叨两句婚事,姥姥姥爷对她都是面子情,毕竟孙辈孩子多,亲孙子还疼不过来。

午饭吃过,大家顺利散场,田宁悄悄吃了不少饭,保证有充足体力走回去。

路上,李凤英和田旺发点评各家亲戚在娘家的表现,李凤英忍不住唠叨:“你和卫星都不会多说点话,宁儿也是,都是上过学的人,那你表弟说他上初中的事儿你也能教教他不是?”

田旺发听的头疼,先一步训斥:“省省吧你,尽是马后炮,你当你给你娘家多受欢迎?”

田卫星朝田宁挤挤眼,俩人对父母吵架……乐见其成。

这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路上,李凤英也不想没面子,当即要和田旺发吵起来,气呼呼道:“俺娘家咋着了,当年要不是俺哥有本事,你还能娶我?”

“这都啥时候的事儿了你还提出来?”

田卫星无声道:“咱妈经常说这话。”

田宁点头,同样无声:“印象深刻。”

她真正的父母早年离异,对这些夫妻相处的道道并不是十分清楚,听着夫妻俩吵架反而觉得挺新鲜。

俩大人不甘示弱,李凤英逐渐放大音量,战事要升级的时候,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道自行车铃声,两人不约而同的噤声,家丑不可外扬。

后面来了自行车,前面的行人自然而然的靠边走,田宁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骑自行车的人已经下来,推着车子走过来,对她生疏的笑笑。

田宁目光下移,落到坐在自行车横梁上的小男孩,小毛也在看她,小脑袋转来转去,一副对什么都好奇的模样。

李凤英察觉异常,也回头看了一眼,又惊又喜。

于青山主动开口打招呼:“叔,婶,你们也去走亲戚啊?”

“对,你、这是干什么去了?”不会是去前头媳妇的娘家走亲戚了吧?

“我姐来走娘家,有事提前回去,我和小毛送她回去。”

李凤英松口气:“哦哦,这是你的小儿?”

于青山点点头,提醒小毛叫人,小男孩倒是很乖,按着辈分喊了爷奶叔姑,父子俩边走边回答,三两步就和他们并肩走了。

田宁默默保持沉默,她不想说什么,只不过小毛总是扭头看她,她悄悄打量他。

小家伙衣着干净,眼睛大大的和于青山很像,看人的时候像只小鹿,大约是最近没有母亲在身边的缘故,看向女性长辈的目光带着不自觉的亲近和小心试探,就像单亲家庭敏感的孩子。

原文里,小毛是最得‘田宁’喜欢的孩子,贴心聪明,简直是个小棉袄。

田宁轻轻叹口气。

于青山也在悄悄打量田宁的神色,见她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看小毛的眼神充满好奇和些微爱怜,心底莫名其妙松口气。

李凤英犹豫半天,眼看离村子不远了,从兜里掏出来两毛钱塞给小毛:“给,这是给你过年的钱。”

小毛人小却聪明,不敢收钱仰头看于青山,于青山连忙拒绝,但又不好和李凤英撕让,最后还是让小毛收下。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田旺发咳嗽一声:“青山你要有事就骑车子走吧,俺这走一会儿也就到了。”

“好,叔婶你们慢点。”

于青山骑上车就走了,他手长脚长,上车的动作也利索。

田卫星还不到一米七,盯着他背影看了一会儿,笑的贱兮兮来问:“姐,这就是和你相媒那个人啊,我看着还不赖啊。”

田宁白他一眼。

李凤英没注意到,而是一脸满意的低声问丈夫:“人咋样儿?”

田旺发不置可否的说:“不是早就见过了,就那样吧。”

“嘁。”

李凤英觉得当老丈人的都是这样,就是不开口夸人,她再回头看田宁,田宁跟没事人似的,动了动嘴巴又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回家再说。

四人刚走进村口,就听到一道惊慌失措的声音。

“小刚,小刚,你咋了?”

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太太搂着脸色通红的小孙子不知所措,小男孩蹬着眼睛嗬嗬喘气,两手摸着喉咙,很不舒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