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页)

当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非母语的国家后,第一反应肯定是戒备。

但昨儿个常文曜去接了他,让他所带的翻译毫无用武之地。

因为常文曜本身德语就很不错,可以跟他无障碍交流。

老头儿十分惊讶:“你一个如此成功的企业家,居然还会说德语!你真的太优秀了。”

“大学时学过一点。”

你这优秀,想必你的孩子肯定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愿上天保佑你们。

常文曜:“……”

他可真的一点也不想相信上天。

这时候还是相信医学和科技比较好。

因为常文曜德语说得很不错,老头儿便陡然对他多了几分亲近,跟之前那个怎么叫都叫不过来的固执老头完全就是两个人。

常文曜在场听着专家们的讨论,听到那位胸前铭牌上写着Stuart男人说的话的时候,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听。

他甚至没有第一时间翻译Stuart的话,而是用英语提问:“您是说,我女儿的心脏真的正在成长和恢复?”

“是这样的……”

常文曜罕见打断了这位医生的话,继续问:“依照这个速度恢复下去,短短几个月就可以跟正常人无异?”

Stuart十分能理解常文曜作为一名父亲的紧张和担忧,没有介意他的打断,双手在膝前十指交错,说:“是这样的没错。”

确认后,常文曜把他的话翻译成华文和德语给在场的其他专家们听。

有些专家比较保守,针对这种说法摇了摇头:“我觉得不太可行,历史上完全没出现过这样的案例。”

“是的,自己长好……这也太天方夜谭了。”

“这真的不太可能,患者心脏自己长好的情况一般只存在于两岁之前。之后的,真的没见过。”

但有的专家却觉得这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性。

“我以前见过一个心脏病患者,他年纪大了,同时还伴有垂体瘤。因为开颅手术风险太大,我当时建议他保守治疗。结果五年后复查,垂体瘤已经消失了。”

自动治愈了。

所以说,人的身体存在无限潜力。

有时候精神好,坚信自己可以活下去,真的会出现奇迹。

常文曜听他们来来回回讨论了一个上午,最后得出结论是——

“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先观察一周到半个月,如果心脏还在自主恢复的话,再商量配合用药。”

当然,这一点也是Stuart提出来的,其他人就算有点点不服气,但也知道这是现在最好的结果。

因为,他们也不确定是不是现在正在服用的药物起了作用。

大家各自把乔依之现在所吃的药都复印了一份回去,打算慢慢研究。

乔依之坐在角落里捧着一杯温水,听了他们的后半场交流。

结束后,常文曜主动跟Stuart握手,对他表示感谢。

Stuart从容道谢后,看向了乔依之,他有着英国绅士骨子里沉淀的浪漫。

用中文给乔依之打招呼:“你好。”

乔依之唇角露出真诚的笑意:“你好,Stuart。”

她读Stuart的名字时发音标准,笑容温暖,像一个坐在古堡里款待客人的公主。

Stuart惊讶的瞪大眼睛,流利的英语飚出来:“你英语说得如此好,美丽的姑娘。”

“谢谢你的夸奖,Stuart。我叫乔依之,你可以叫我Marisa。”

听到这个名字后,Stuart罕见的沉默了一下,然后笑着道:“这个名字很适合你,乔、依、之,Marisa。”

外国人发华语发音总是会有点奇怪的腔调,但能看出他在努力读的标准一点。

乔依之突然觉得自己直接把英文名字说出来有点冒昧。她对Stuart抱歉的笑笑。

因为这个名字是Stuart的女儿当时给她取的。

那会儿乔依之刚出国,就算英语成绩不错,但放在实用中,还是得先磨合、习惯。

再加上那会儿她无依无靠,已经习惯性的自己孤立自己。

Stuart家的女儿虽然才八岁,但却很照顾她,甚至还小心翼翼的问她——

“你没有英文名字的话,叫Marisa可以吗?她是我姐姐的名字,很温柔好听。你跟我姐姐很像,我、我希望你可以比我姐姐坚强。如果你有那里不开心,你就告诉我,我一直都会陪着你。”

原来,Stuart家里也曾经有两个女儿,但大的那个患上了抑郁症,最后去往天国了。

在外人眼里看来,抑郁症患者很孤僻,不合群。满脑子奇怪的想法。

但在家里人看来,Marisa是个很温柔很聪明的孩子。他们都希望Marisa可以好起来。

就连家里更小的妹妹,从小就知道要好好照顾姐姐,让姐姐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而Stuart的小女儿,看到孤僻的乔依之后,把她当成了姐姐……

希望乔依之也可以带着她姐姐的那份,坚强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