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3页)

因为那本书都被她翻旧了,所以对某些大学和某些知名专业她如数家珍。

即使回到了八十年代,也多少能发挥一些作用。

三人给周徽嵐道了谢。

后来等他们分别上了他们的成绩能够够得着的大学,并选择了周徽嵐给他们挑的专业的其中之一,并且渐渐热爱,最后出来工作后,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不错的成就。

后来他们遇到了很多人,不管是上司还是同事,特别是当初一起高考,考上大学的同学,都羡慕他们在高考后有人帮他们选了专业选了学校。这相当于在重大选择时,有个长辈给他们指明了道路,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少走了很多弯路,取得的成就自然就远胜于同龄人。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周徽嵐帮他们挑专业挑学校,这样的事,在他们上了大学后,族人里有参加高考的,他们也尝试着像他们惠兰姑姑一样给他们提供帮助。直到那时,他们才发现,帮人选专业选学校似乎很简单,但其实不是的。

认知越宽广,他们就知道这事做起来有多复杂,层层数据的筛选,能给出正确建议的,必然是对很多大学以及他们所开展的专业都非常了解的,他们以为自己能做到,等做了才发现还是做不到。也是那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当时得到了他们惠兰姑姑的帮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