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认了(第2/5页)

要是他们能再早点找到那孩子,就不会让他受这么多的苦,他更不至于杀了朝廷命官,又落草为寇,背上“谋反”的罪名。

他们是他的亲人,本该护着他长大,本该好好教养他,可是他们没有做到,让他只能用自己的刀来捍卫他自己。

按照大盛律例规定:凡谋反及谋大逆者不分

首从皆斩;其父亲和十六岁以上的儿子皆绞;伯叔父、侄子无论是否同居,皆流三千里……

谋反是死罪,为匪首作乱是死罪,杀朝廷命官也是死罪,孙子可说是三条都占了。

只是想想,楚老太爷就觉得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抓住了他的心脏。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十三年前,长子一家一下子去了三个,他与老妻白发人送黑发人,每每想来两人都是夜不成寐……

再后来,连辞姐儿也走了!

楚老太爷眼眶一酸,眸中也泛起点点泪光,藏在心底十几年的哀伤在这一刻迸发了出来。

屋内的空气一沉。

楚太夫人刚才沉浸在找到孙子楚庭舒的喜悦中,根本就没多想,现在听楚老太爷这么一说,浑身一颤,吓出了一身冷汗,脸色更是煞白。

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回了孙儿,难道说,结果却是永别吗?!

不!

“老太爷。”楚太夫人急切地看向了楚老太爷,想说什么,却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意思。

夫妻俩几乎同时脱口而出道:“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是朝廷赐予功臣的免罪免死金牌,可世相传袭。

在如今的大盛,拥有丹书铁券的家族也不超过五个手指,无一不是为大盛立下过不世功勋的,比如楚家,比如简王府。

如果能够用楚家传袭百年的丹书铁券保楚庭舒一命,那么,那份丹书铁券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没事的。”端木绯知道慕炎的打算,反握住楚太夫人的手,安抚二老道,“阿炎是打算对泰初寨招安的。”

“……”二老怔了怔。

楚太夫人忍不住问道:“真的吗?”

“蓁蓁说得没错。”慕炎忙不迭点头应了,“楚老太爷,楚太夫人,这泰初寨行事颇有侠义之风,从不滥杀无辜,也不行不义之举,而且,他们在晋州当地还庇佑了不少普通的百姓,在晋州也是风评颇佳,百姓对他们赞不绝口。”

慕炎的意思就是他早就打算招安的,并不是因为顾及楚家才临时萌生的念头。

二老神色稍缓,连带屋内的气氛也松快了起来。

慕炎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继续道:“现在,晋州三足鼎立,暂时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大盛这些年连年征战,死伤无数,即便北境安定后,大盛也需要用数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这时候,对晋州大动干戈,只会伤了晋州的筋骨。”

“招安泰初寨,对于稳定晋州更好。”慕炎正色道。

楚老太爷慢慢地捋着胡须,冷静了下来。

慕炎分析得不错。

从大局来看,为了晋州百姓,为了减少晋州的伤亡,招安泰初寨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伤亡最小的方案。

一旦泰初寨被招安,那么现在三足鼎立的均衡自然也就破裂了,剩下的金家寨不足为惧。

站在楚家的立场,若是朝廷招安的话,按律例是可以免除前罪的,楚庭舒就没事了。

而且,老两口深知慕炎的为人,慕炎一言九鼎,他也不是那种卸磨杀驴之人,他既然说了招安,日后就不会再清算。

楚老太爷与楚太夫人又对视了一眼,夫妻俩皆是如释重负。

楚老太爷突然站起身来,抚了抚衣袖,然后郑重地对着慕炎俯身作长揖:“摄政王……”

慕炎哪里受得起老人家这个礼,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双手搀住了楚老太爷,也同时打断了他后面的话:“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在慕炎心中,他不仅是端木家的姑爷,也是楚家的姑爷。

况且,招安泰初寨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好事,何乐而不为!

楚老太爷也没再多礼,在他心目中,他们楚家记下慕炎的好就是了,以后他们还有的是机会还。

这时,楚太夫人也在端木绯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嘶哑着声音说道:“阿炎,我想见见他。”

他们都想见见楚庭舒。

慕炎的回应是伸手做请状。

于是,慕炎和端木绯离开楚家时,马车里又多了楚家二老,一行人一起去了中辰街的公主府。

此时是正午,本是用午膳的时间,可是一行人都惦记着楚庭舒的事,根本没人想起来。

一炷香后,他们就抵达了公主府。

落风连忙下马,正要抬手敲响角门,角门却“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

落风挑挑眉,还以为是府中下人得知公子回来了,但下一刻就知道他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