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死路(第3/5页)

守在书房外的大丫鬟听到老太爷的笑声,不禁松了口气:许久没听到老太爷笑得这么高兴了,还是四姑娘最会讨老太爷的欢心!

庭院里又响起了欢快的虫鸣声,晚风习习,树影婆娑,夜正漫长……

接下来的几天,端木宪忙得好似陀螺般停不下来,皇帝虽然回了京,却借口休养龙体,还是没开早朝,朝中的政务暂时还是由司礼监协同内阁共同处理。

皇帝每天都在宫中与他的美人赏赏景,吟吟诗,喝喝酒……风花雪月。

才五六天,皇帝就觉得闷了,计划着今年早点去避暑,这个口风才透出去,端木宪就忍无可忍了,火速进宫求见皇帝。

“皇上,北境战事吃紧,兵力、粮草、兵械统统不足,季姑娘捐的四百万白银都紧着南境那里花了。”

“皇上,大泽湖要加修堤坝,锦山堰要重修,天斐坝、于家坝、锦山堰等地都免了赋税,西南几州又有干旱,还需拨款赈灾……”

“现在各地春税还没有收上来,臣以为不如今年就别去避暑了……晚些再去秋猎吧。”

端木宪的声音在一阵瓷器破碎声中戛然而止。

守在御书房外的两个小內侍互看了一眼,默不作声地站在檐下,任由屋内一片狂风暴雨,他们都是不动如山。

半个时辰后,端木宪就从御书房出来了,他背上似是压着一座大山,原本挺拔的身形多了一丝伛偻与无奈,整个人看着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他终究是没能说服皇帝,还被皇帝狠狠地骂了一顿。

端木宪疲惫地看着前方阴沉沉的天空长叹了一口气,只觉得身心俱疲。

圣意已决,皇帝已经定下六月就出发去宁江行宫避暑。

端木宪正要从檐下走出,却见天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地面没一会儿就半湿了,御书房外的内侍见了,连忙唤住了端木宪:“端木大人,这天正下雨呢。不如咱家给大人去拿把油纸伞可好?”

“多谢公公了。”

端木宪对着那内侍拱了拱手,笑容有些勉强。

内侍也知道端木宪方才在皇帝那里挨了训,也没多说,赶紧跑去取伞。

端木宪站在檐下,静静地看着前方如帘的细雨,纷乱的心绪随着飘落的雨水渐渐平静下来,想起了端木绯与他说的那些话。

这些天,端木绯与端木宪闲聊时说起了不少这次南巡的见闻,也包括涵星为了丹夏县被皇帝责骂的事。

哎。

端木宪又长叹了一口气,说到底,涵星的耿直真是像自己这个外祖父啊,才会不管不顾地非要去跟皇帝说丹夏县的见闻。

皇帝这些年来常常把盛世挂在嘴边,这次南巡非但没看到百姓疾苦,反而更沉浸在所谓的盛世繁华中,被蒙住了眼睛。

所以,涵星说的他听不进去,自己说的他也听不进去……

端木宪转头想看后方的御书房,只觉头上一暗,內侍把一把油纸伞置于他的头顶上方,伞柄递到了他跟前。

“多谢公公。”端木宪顺手接过了伞,也没再留,撑着伞走入细细的雨帘中。

如细丝的雨水打在油纸伞上,发出“簌簌簌”的声响,细雨朦胧,周围的建筑、花木都显得有些模糊,置身其中,仿佛处于一片浓雾中。

端木宪徐徐地在细雨中,往前走着,觉得身心疲惫,干脆就没回户部,直接出宫上了端木家的马车。

下雨天,车夫也不敢放开手脚,让马车不疾不徐地行驶在街道上,端木宪在马车里昏昏沉沉,几乎快要睡着了,忽然,外面传来了马夫的声音:

“老太爷,小的看到了大姑娘和四姑娘。”

端木宪登时精神一振,让马夫停下了马车,掀开帘子往窗外看去,外面的细雨已经停了,就像是哪里的雨水被风吹过来一阵似的。

前方两张外,一对漂亮的姐妹花正从一家点心铺子里走了出来,言笑晏晏,笑若春花。

端木纭和端木绯也认出了这是自家的马车,朝端木宪看了过来,笑得更灿烂了。

姐妹俩携手走到了端木宪的马车外,“祖父。”

只是看着自家孙女,端木宪的心情就变得愉悦了不少,“买好点心了?上车,祖父捎你们回去。”端木宪十分殷勤地提议道。

然而,端木绯摇了摇头,“祖父,今天李家外祖母和二舅母要到了,我和姐姐要去城门口接她们,正好经过这里,就下来买些点心,待会好让外祖母和二舅母尝尝。”

端木宪愣了愣,这才想起李廷攸和涵星被皇帝赐了婚。

他是五天前皇帝回京后才刚知道这件事,所以现在听李家人这么早就到了,难免露出一丝讶色。

端木纭勾唇笑了,神采飞扬,“攸表哥平日里粗枝大节的,我还怕他忘记给闽州那边写信,前两天就给闽州那边捎了信。原来攸表哥在姑苏城时早就写过信了。”